首页 理论时评 正文
需要摒弃门票依赖思维
云南日报    09-23 09:50:32

上半年,国内一些传统景区由于门票价格下调,门票经济这种“旱涝保收”的经营模式正受到挑战。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两次发文推进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再次提及“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这意味着,新一轮门票降价已然来临。

门票经济对旅游业的业绩影响属于阵痛,背后反映出国内景区盈利模式单一的老问题。如今,拉动旅游消费的合力逐渐增强,人们对旅游产品的诉求更趋多元,传统景区“坐着收钱”的经营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旅游业对拉动经济、带动就业以及促进文化与环境协同发展的作用不可谓不大。但一些地方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创意不够、创新不足,导致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简单、发展不均衡、整体效益不高等问题,继而依仗“门票经济”以博得一时的经济增长。这种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公共利益、长期利益的行为,可谓是杀鸡取卵,直接导致旅游业畸形发展。

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时代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融合开放。不管是“旅游+”还是“+旅游”,都必须有融合思维,更不能依赖于“门票经济”经营模式发展旅游事业。数据显示,杭州西湖景区免费10年,杭州游客人次增加了2.1倍,旅游总收入增长了近4倍。可见,门票和景区绝对不是旅游的全部,而只是一个支点,如若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支点,大可以撬动更多行业和领域的消费需求,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整体提升。

如今,旅游已经从观光旅游发展到体验旅游,“门票经济”必须过渡到“体验经济”。旅游必须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把景区关起来收费,关上的不仅是游客通向景区的脚步,还关闭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大门。各地方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摒弃门票依赖,树立全域旅游的思维,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景区要加快创新,以旅游参与和体验为核心,结合自身优势拓宽发展思路,延长旅游产业链,推动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一言以蔽之,跳出狭隘的“门票经济”依赖思维,直面转型阵痛,是传统景区的出路所在。在景区门票票价下行的趋势下,景区经营必须构建新的盈利模式和经营方式,特别是要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品质升级。只有承受住转型带来的阵痛、小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编辑:刘雄斌    责任编辑:劳学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