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多国陆续实施降息,市场对于中国降息预期升温。9月24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易纲对于是否要降息降准进行回应称,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当保持定力,坚持稳健的取向。
坚持稳健取向
不搞“大水漫灌”
易纲表示,中国制定货币政策主要是以我为主,考虑国内的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来进行预调和微调。中国的经济目前还是在合理区间,物价方面也处于一个比较温和的区间。在转型升级中遇到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主要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
“综合分析中国国内的形势和国际背景,我们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当保持定力,坚持稳健的取向。既要稳当前,也就是说要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我们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速度和名义GDP的增长速度大体上相当、大体上匹配,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保持我们杠杆率的稳定,使得整个社会的债务水平处于可持续的水平。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长远,也就是说要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改革的方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易纲表示,再过几年,如果哪个国家,特别是哪个主要经济体还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那么这样的经济体应当是全球经济的亮点,也应该是市场所羡慕的地方。
数字货币推出
暂无时间表
此外,数字货币问题近期比较受关注,此前还有“80天内落地数字货币”的传言流出,但央行很快便进行了辟谣。
易纲也回应称,数字货币推出目前没有时间表。
易纲介绍说,人民银行从2014年就开始研究数字货币,我们有一个数字货币研究所,有一个专门的团队,目前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把央行的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结合起来,所以叫做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这样一个一揽子的计划。
谈及金融开放问题,易纲表示,目前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市场准入已经大幅放开,明年将全面放开股比限制。目前外资银行在华机构有989家,外资证券公司13家,外资保险公司57家。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1994年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都有明显升值。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的项目超过90%。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的计价结算、交易和储备功能有了明显增强。近年来,中国扮演负责任角色,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性。(广州日报 全媒体记者林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