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上官艳君 9月28日,昆明至中越边境口岸河口的3对CR200J“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正式开行,这标志着国门河口在进入“自贸时代”的同时,也正式进入“动车时代”,对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以下称红河片区)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上午7点30分,候车大厅里有不少旅客正在候车,随着检票口闸机的开放,旅客们有序进入站台。穿着少数服饰的乘务员给旅客赠送首发纪念品。马先生从昆明回河口,他告诉记者,以前从昆明坐火车到河口需要七八个小时,但现在3个多小时就能到,非常方便。
“复兴号”首发C8334次动车28日早上8点从昆明站发车。途经昆明南站、建水站、蒙自站等,终到河口北站,至12点24分抵达河口北站,共运行4小时24分钟,一等座票价160元,二等座票价100元。
据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乘务员介绍,动车上有为旅客准备米线等蒙自特色和其他小吃。
此次开行的动车,使得昆明南至河口北最快旅行时间缩短为3小时10分,均较普速列车压缩2至3小时。3对直达河口的“复兴号”动车连同昆明来往蒙自的5对,目前共有8对动车连通省会城市昆明和红河州,为红河片区、红河综合保税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联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对于该州“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人流、物流、经济流的提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红河片区位于河口县,实施范围14.12平方公里,于2019年8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随即于8月30日在河口正式挂牌,这为河口乃至红河州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据了解,红河片区共有96项试点任务,其中,作为主试片区承担试点任务共13项。红河片区将围绕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创新沿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6个方面来推进创新,并重点推进加工及贸易、大健康服务、跨境旅游、跨境电商等产业,打造面向东盟的加工制造基地、东南亚商贸物流中心和中越经济走廊创新合作示范区。目前,进驻红河片区企业达44家,企业注册资本共12.71亿元,正在积极洽谈企业10家。
为优化营商环境,红河片区通过抓实复制创新政策的落地、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质服务管理。目前正抓紧研究出台《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招商引资政策》。通过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突出“照后减证”,全面落实“会议协调、并联审批、互不前置、负面清单管理”服务模式,推进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标准化,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拓展“一部手机办事通”一网通办功能。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精简投资项目准入手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
动车组的开行,将减少社会各界客商的往来时间,促进红河片区与外界商贸、人才文化经济全方位的交流,营商环境又上新台阶,打开红河片区改革开放的新开端、新局面、新形势,真正做到红河片区在硬件设施上的“提速增效”,全面促使红河片区驶上发展快车道。
动车组将把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与红河片区连点成线,形成一个整体,加速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客流和物流交换,促进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等,助推红河片区建设,为红河片区“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切实当好沿边开放发展排头兵”、把红河片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为“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放前沿”提供强有力的运力支撑,加快构筑沿边开放发展新高地的步伐。同时,也为加速中越经济走廊创新合作示范区,进而推动“两廊一圈”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实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