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这些瞬间最云南
春城晚报    10-02 18:09:28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中,10万群众、70组彩车组成36个方阵和3个情境式行进,沿长安街由东向西通过天安门核心区。其中闪耀着一个个云南元素,绽放着云岭大地的五彩斑斓,一个个“最云南”的瞬间,让每一个云南人倍感自豪。

NO.1

“七彩云南”彩车 展示云南各族人民新时代风采

一道优美的弧线划过空中,吉祥的“白孔雀”引颈昂首艳丽开屏,瞬间光彩夺目。在她身后高低错落的舞台上,身着民族盛装的姑娘小伙欢快起舞,优美的舞姿如同跳动的音符,组成一首云岭欢歌,为祖国送上生日祝福。

“看,这是云南!好美呀!”在游行方阵中,“七彩云南”彩车独具魅力,以极高的辨识度从众多彩车中脱颖而出。当“中华儿女”彩车方阵中的“七彩云南”驶来,不少观众发出赞美:“真漂亮!”

这辆彩车名为“七彩云南”,长15米、宽6米、高9.6米。彩车紧扣“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3个定位为设计总纲,以“祖国繁荣,云南美丽”为设计构思,彰显了“七彩云南,旅游天堂;诗画云岭,文化瑰宝;休闲胜境,健康福地;开放前沿,辐射中心”的时代内涵,展示出云南各族人民团结奋进、跨越发展、实现梦想的新时代风采。

讲述

“七彩云南”彩车  是美丽云南的形象代表

“这辆彩车就是美丽云南的形象代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项目负责人介绍,制作彩车进京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使命光荣,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由云南艺术学院承担创意设计及彩饰工程,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承担车辆改装和生产制作,工信、交通、公安、省消防救援总队、省机关事务局、省政府驻京办等多部门协同保障,展开了一场为国庆献礼的攻坚战。

设计方案精益求精,先后12次汇报、调整,在各省中率先通过专家组评审。彩车制作大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模块化设计、轻量化结构、开放式布置、总线式电力控制,有的在国内属于首创。比如直径12至60多厘米的2000朵玻璃钢七彩花,全部在大型铝合金龙骨上模块化安装,难度非常大,但完成后效果十分惊艳。彩车制作完成后又拆分成部件,由6台车辆用时6天、跨越2800多公里入京安装调试。最终,在现场评审中获得了“设计实现度很高,认可辨识度很高”的专家评价,观摩者络绎不绝。

省文化和旅游厅项目负责人说,让“七彩云南”在天安门前完美亮相,向世界展示一个充满生命灵性的云南、一个和谐吉祥的云南、一个山川壮美开放奋进的云南,是云南各族儿女对祖国母亲最好的祝愿。

NO.2

永远的榜样杨善洲“屹立”于“不忘初心”方阵彩车

“不忘初心”方阵彩车上,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彩塑屹立山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环立山腰,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承诺如山。

杨善洲,男,汉族,中共党员,1927年1月出生,2010年10月去世,云南施甸人,原保山地委书记。改革开放之初,他积极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原来缺粮的保山成为了“滇西粮仓”,被称为“粮书记”。退休后,他践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卷起铺盖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把5.6万亩荒山变成绿洲,并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国家。荣获“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称号,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杨善洲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称他为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退休干部楷模。

而今,他的事迹,依然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传颂;他的名字,如同一面光辉的旗帜,不因时间而褪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群众观念、树立公仆意识、弘扬优良作风。

NO.3

观礼台上也有“云南色彩”

如果说受阅部队要求的是整齐划一,那么观礼群众就是五颜六色、百花齐放。来自云南的少数民族观礼代表,身着民族盛装,在观礼台上同样是一抹亮丽的“云南色彩”。

身穿红色佤族礼服的岩克姆就是其中一员。昨日,他出现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的一员观看庆祝活动。那一刻,岩克姆心情激动,他最想告诉曾为佤山解放和民族团结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的外公拉勐:自己也来到了天安门,和各族同胞一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岩克姆是西盟县政协党组副书记,也是西盟佤族头人拉勐的外孙。69年前,新中国成立1周年时,拉勐曾是西南地区民族国庆观礼团的成员之一,到北京参加了国庆周年观礼,并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回到普洱后,拉勐积极向佤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工作,立下了有着“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称号的民族团结誓词碑。

岩克姆说:“我想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汇报,我们西盟县已经顺利脱贫摘帽,家家住上砖瓦房,公路通到家门口,产业发展热火朝天,过去封闭落后的历史一去不复返,阿佤人民再次唱新歌!”

讲述

一个很光荣的任务 一段值得珍藏的记忆

9月初,这队由云南各高校推荐、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选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代表,参加了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城市火炬传递和开幕式活动,随后马不停蹄赶到北京参加演练。此时,方阵训练已进行了1个多月,她们只能追赶。

回首训练的这段日子,陈晶晶说,“刚开始训练时很艰苦,保持排面整齐,需要每一个人精确把握好列、行的行进速度成了最大的难关,经常练得腿脚酸痛得抬不起来。”而融入这个大集体后,团结互助、共学共乐的生活让她们找到了伙伴间的默契,逐渐练就了整齐划一的动作。“休息间隙,大家展示才艺,交流各地风俗,原先我就有朝鲜族、土家族、畲族、撒拉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的同学,现在我的微信朋友圈差不多56个民族都加齐了。”

她们当中,不少是第一次来北京,无比激动,尤其是头一次来就参加如此隆重的活动。陈晶晶、陈欣怡说:“每次到天安门广场演练,耳畔响起歌颂祖国的乐曲,目睹武器装备的钢铁洪流,就兴奋得不得了,拼命挥舞国旗,完全停不下来,一股强烈的爱国之情在胸中升腾。”

“在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帮助中,‘民族大家庭’这个以往觉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可感可触。”陈欣怡说。而张晨同样倍感激动,“以这种方式为祖国母亲庆祝生日,是一个很光荣的任务、一段值得珍藏的记忆。”

NO.4

16朵“云南小花”盛放在“民族团结”方阵

在“民族团结”方阵,来自56个民族的青年代表身着多姿多彩的民族盛装,伴着乐曲的节奏变化队列、欢呼雀跃,不停挥舞手中的国旗向沿途观众挥手致意。“团结奋进,爱我中华”的口号声响彻广场。来自云南的白族、哈尼族、傣族、独龙族、普米族、纳西族、怒族、景颇族、布朗族、拉祜族、基诺族、阿昌族、德昂族、彝族、佤族、傈僳族16名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行走在队列里。此刻,她们汇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一个个青春的身影如同人潮中腾起的朵朵美丽浪花。

这16朵“小花”都是谁?带你一起来认识她们!

陈晶晶,白族 白族服饰中,白色代表纯洁;红色褂表示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头冠五彩帽是大理四景——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集锦。

陈欣怡,哈尼族 哈尼族是云南特有民族,集中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元江(红河)、澜沧江两江的中间地带。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

罕贵琴,傣族 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傣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以及耿马、孟连、景谷、双江、新平、元江、金平等地。

何淼,独龙族 就读于云南农业大学。独龙族是云南特有民族,怒江州贡山县是我国唯一的独龙族自治县。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独龙族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巨变,2018年实现了整族脱贫。

和菲,普米族 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普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高原的兰坪县和宁蒗县。

和露雯,纳西族 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专业。纳西族是云南特有民族,绝大部分居住在丽江市,其余分布在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自治区芒康县。

罗玥,怒族 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景颇语)专业。怒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福贡县、贡山县、兰坪县,以及迪庆州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

孙栀涵,景颇族 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景颇语)专业。景颇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州各县的山区及怒江州泸水市,少数散居在腾冲、耿马、澜沧等地。

陶娅,布朗族 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布朗族是云南特有民族。布朗族是一个善于种茶和制茶的民族。布朗族居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在布朗山上广泛种植茶林,制作茶叶,使这个边远的山区成为“普洱茶”的重要产地。

铁晓芳,拉祜族 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拉祜语专业。拉祜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县,其中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

王琰千一,基诺族 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基诺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及附近的勐旺、勐养、勐罕乡(镇)。如今的基诺山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茶叶、橡胶、砂仁、畜牧、旅游等产业已成为基诺族乡的经济支柱。

杨莉雪,阿昌族 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阿昌族为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地区的德宏州陇川县、梁河县及芒市,腾冲市、龙陵县也有少量分布。

张晨,德昂族 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德昂族原名“崩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和临沧市镇康县,与傣、景颇、傈僳、佤、汉等民族交错而居。

郑倩南,彝族 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代表,郑倩南热爱体育,她是国家二级篮球运动员、国家二级篮球裁判员、国家二级田径裁判员,并荣获国家四级健美操证书。

周盈盈,佤族 佤族是云南独有世居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

字正梅,傈僳族 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州和维西县,其余散居在丽江、保山等地。(云报 全媒体记者刘晓颖 郎晶晶 雷桐苏 段芃 摄影报道) 

编辑:周然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