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城市网盟联播 正文
真心真情十六载 民族团结写华章
云南网    10-17 14:21:23

  dh

走访贫困户

作为阿昌族干部的优秀代表,张晓明十六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乡镇,时时不忘民族团结,事事不忘民族团结,带领边疆各民族群众团结一心,守望相助,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为民族团结出一分力,大家就能像习近平总书记希望的那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护国乡工作时,张晓明将民族团结工作和自己负责的农经工作相结合,认真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服务群众的同时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到勐约乡任副乡长后,他积极探索壮大少数民族地区村集体经济的路子,把民族团结工作贯穿到组织实施的扶贫开发、农村电网改造、土地平整和勐约乡龙江移民扫尾工作中。

  回到户撒阿昌族乡任党委副书记、乡长后,张晓明牢记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为了不辜负全乡两万多各民族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张晓明坚持以民族团结为抓手,围绕脱贫攻坚和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重点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居建设,确保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抓产业发展带群众增收致富。一方面,他带领全乡各族群众积极打造户撒优质稻米、户撒宝刀、户撒银饰品牌,巩固了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烤烟、猕猴桃、草果等特色产业,全面开展养牛、养猪、养鹅等示范小区建设。2018年全乡种植烤烟24500亩,收购烟叶6.45万担,实现烤烟产值8757.4万元,烤烟种植面积和产值位列全州第一,猕猴桃、草果产值超过400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9517.85万元。这些产业让各民族群众的钱袋子真正鼓了起来。

  找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解决各族群众行路难、出行难问题,张晓明积极找资金并组织实施,户撒乡完成了一批乡道、村道建设,全乡11个行政村全部通柏油路、126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道路硬化;实施完成了一批村、组文化活动室、卫生室、教育机构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教育和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实施完成了一批水渠、水库、水池等设施工程建设,各族群众的农田灌溉体系、水资源供水体系进一步完善。

  保安全提升人居环境。以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为目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张晓明组织全乡各族群众完成民居建设5批次共1238户,全部通过住建部门的验收,使边疆各族群众的人居环境进一步得到提升。

  张晓明很少坐在办公室里,项目工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才是他待得最多的地方。白天,他要么看项目、跑工地,督促项目实施,要么扎在田地里,抓产业、谋发展。夜里,他走村串户,和群众拉家常、交朋友,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正做到了把边疆各民族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经过张晓明的组织带领和全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截至2018年底,户撒乡建档立卡贫困户677户2870人以及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36%,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张晓明在户撒阿昌族乡任党委副书记、乡长期间,全乡没有发生一起民族矛盾与冲突事件,边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呈现出边疆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奋进的大好局面。

编辑:周拓(实习)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