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网友眼中这些“不安全”地方 已有相关部门来破解
云南网    10-18 14:42:08

日前发生的无锡垮桥事件伤及无辜,事故现场惊悚,损失令人震惊,再次为各行各业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

记者近日通过网络平台发现,云南省有关部门近期强化了对安全隐患的排查,网友提出的涉及老旧小区消防安全、市场食品卫生安全、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驾乘人员安全诉求相关意见、建言也获得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老旧小区建筑消防安全有隐患问题?立即整改! 

近日,昆明市西山区金碧社区鱼课司街网友李先生反映,这个地方的房子内部结构大部分被房东改造成小型出租屋,房屋内部结构、水电线路被改动,容易发生垮塌,尤其是水电线路私搭乱建,人员结构复杂,流动人口太多,防火安全意识淡薄。

另外,由于该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人员,没有天然气,流动人员生活做饭都用电,小区内部用电安全问题比较严重,有发生重大火灾等安全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对这个片区逐户进门进行安全排查整治,尤其对租户进行清理和规范,恢复建筑原貌。由于这个片区属于市中心,紧临昆明市著名标志性景点金马碧鸡坊,离金马碧鸡商业街仅仅一墙之隔,一旦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将带来极其恶劣影响,严重损害昆明旅游城市的形象。

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西山区金碧街道办事处回复称,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19年8月20日金碧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科联合社区、派出所民警对鱼课司街相关楼道进行了实地检查,对有问题的房间房内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讲解,对老滇味员工宿舍负责人下发整改三联单。李先生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非机动车道上的隔离桩危及生命?拆除!

家住学府路昆明理工大学的一位毕业生反映昆明学府路从虹山新村公交车站台至阳光果香小区公交站台方向(即往黄土坡方向),在非机动车道上设置的阻止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道的钢管混凝土桩(以下简称“隔离桩”),严重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他称曾亲眼目睹多起骑电动车的或骑自行车的群众撞在隔离桩上的事故:有脸部摔伤晕迷的、头部受伤流血的等,非机动车辆同样也受损严重,这些“隔离桩”也被撞得东倒西歪。

他认为,设置这样的“隔离桩”在非机动车道上,是很不合理的,像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大城市,都没有设置此类设施,要禁止机动车驶入非机动车道,建议采取其他的办法来实现,如由交通管理部门安装摄像头对违章车辆进行拍照处罚,交警大队派交警或交通协管员不定期进行巡逻执法处罚,由于本段路现在暂时也是单行道,除公交车外也很少有车,隔离桩本是用来阻止机动车进入非进动车道,保护非机动人骑行人员安全,反过来变成危害广大骑行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路障”了。 

对此,昆明市五华区丰宁街道办事处回复称,工作人员已实地察看了情况,决定对非机动车道上影响群众出行的钢管混凝土桩进行拆除,还群众一条畅通的道路。街道已经委托施工队开始拆除,经核实,目前该处隔离桩已拆除完毕。

昆明金马路正星水果市场太脏臭?立马整治!

网友张先生反映昆明金马路正星水果市场下水道臭气熏天,而且不流通,厕所脏臭,认为水果市场是卖吃的东西,不卫生,危及食品安全。

官渡区金马街道办事处获悉此问题后,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与市场方进行对接,要求市场方加大对市场管理力度,组织保洁人员对市场进行卫生整治,对市场内公厕进行清洗,规范公厕管理,确保市场内卫生干净、整洁。下一步,金马街道城管科将加强督促正昌水果市场的环境卫生,给市民一个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

昆明骑电动车应该戴头盔?值得提倡!

网友鲁先生发现,昆明作为一个电动车保有量巨大的城市,市民骑电动车居然都不戴头盔,速度又快,不安全。他认为,昆明一年四季如春,戴头盔也不会热,最主要是为了安全,头盔在关键时候能救人一命。建议昆明早日实施骑电动车戴头盔。

昆明市公安局感谢市民建言交通安全问题并回复称,目前,国家交通法规和昆明市地方性法规中,均未要求骑行非机动车必须戴安全头盔,根据法无禁止即为允许的原则,故不能强制要求非机动车骑行人戴头盔。

但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在骑行过程中佩戴头盔,确实能够大大提高骑行的安全性,对此,在下一步工作中,交警支队将进一步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骑行过程中佩戴头盔的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倡议广大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在骑行过程中佩戴头盔,提高骑行的安全性。 (云南网 记者李洪峰)

编辑:李丽朱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