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正文
航天器“智能医生”来了
科技日报    10-25 11:39:55

作为航天试验的重要一环,数据判读如同为航天器做体检,能够提前发现航天器隐患,快速定位故障。记者24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三江四部获悉,该部最新研发出的智能数据判读系统,可大大减少人工介入、提升判读效率与准确率,堪称航天器的“智能医生”。

航天器飞机

据了解,试验数据判读过去是以人工主导、计算机辅助的方式开展,从试验前根据历史数据确定试验指标,到试验结束后分析数据、检测试验效果,整个过程判读时间长,错误率高。智能判读系统的诞生,能将历史数据深度融合比对时间从7天缩短到1小时,将判读时间从3天缩短至半小时。

该系统设定规划了设计师、试验师两种角色。试验前,设计师在后台设置好数据格式、参数判据、报告模板、归档内容等;试验中,试验师在前台一键操作。而系统将自动完成数据解析、判读、报告、归档等工作。

据介绍,该系统能根据不同试验场景和试验状态,提前设置数据解析格式,针对不同种类参数选择合适的判据形式。通过调动海量样本信息,系统能及时发现数据变化的细微趋势,对异常信息进行统计、预警。最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试验报告,按照结构化方式与试验数据管理系统无缝衔接,将数据归档。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该系统数据判读准确率可达100%,错判漏判率优于99%。

在数据的提取与管理方面,该系统在所有参数判据确定后,将采用“判读模板”形式集中管理,便于移植和技术状态固化,并发挥大样本的统计、分析优势。试验数据会准确及时地运用到下一次试验中,确保每一次试验的有效性。(科技日报 记者付毅飞)

编辑:王竣彦(实习)    责任编辑:昝娟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