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云计算中心。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10月24日,昆明市召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接入工作动员培训会,介绍昆明市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情况、政府数字化转型给市民带来的便利等,动员相关部门配合数据接入工作,按时间要求完成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的目标。目前,昆明市数据共享平台已实现国家、省、市平台互通,通过对接省级平台获取的28个国家平台资源接口,实现高频事项96项信息“免填写”,84项“减材料”,大大节省了资源、提高了效率。
今年7月召开的数字昆明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昆明市将于12月底前完成政务信息系统数据百分百互联互通,切实推进“云数”一体的政务云建设,实现数据资源高效应用与深入挖掘。
市工信局副局长徐增雄介绍,昆明市大数据布局一直按照“聚、通、用”三步走的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昆明政务云项目建设是“聚”,实现了基础设施计算、存储、网络统筹规划,以及各单位烟囱式信息系统的物理集中;政务数据共享平台项目建设是“通”,打破原有信息孤岛,对内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政府内部业务协同,对外实现数据开放。通过数据流通,盘活数据资产,推动数字经济生态发展。其中,昆明市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是数字经济建设服务全局的基础平台和营商环境改造、数字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全市唯一向上链接省和国家、向下服务区县和各单位的基本通道,更是昆明政务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的全面延伸。
2015年4月,昆明市与浪潮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了昆明市数字政府建设的序幕。日前,记者在浪潮云计算产业园看到,昆明市政务云图已经实现各项数据实时了解。硬件支持上,浪潮云计算中心可容纳2000个机柜,具备4.5万台服务器的运营支撑能力,主要性能标准达T3+,综合可靠性达99.99%。平台建设上,统一数据交换平台以物理集中+逻辑集中的混合汇聚模式,形成政府大数据中心,进而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数字政府事业部副总经理刘雪刚表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并不是简单的数据交换,在可知、可管、可控、可用的目标中,数据价值通过“用”得到体现。比如,对企业负责人而言,传统方式申请营业执照需要提供材料、到不同部门验证等,流程多。政府部门通过平台共享数据后,围绕同一场景只需服务调用验证,就能完成一系列流程。如调用公安系统查看办事人员是否为常住人口,调用民政系统查看婚姻状况等,用电子数据代替纸质文件,节约办事时间。对管理部门而言,可以综合分析不同数据,建立业务模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合理政策。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李锐指出,“互联网+政务”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最直接体现。根据国家数据共享平台的规范和架构,昆明市已实现国家、省、市平台的互通,2018年8月梳理完成72个市直部门的数据目录1906条。2019年6月,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工信局与浪潮集团共同梳理优化了9个高频事项,开展相关数据对接与共享交换工作。目前平台已通过对接省级平台获取的28个国家平台资源接口,实现高频事项96项信息“免填写”,84项“减材料”。
声音>>>
市工信局副局长徐增雄:在昆明市大数据规划“聚、通、用”的三个阶段中,“聚”阶段工作已开展3年多,目前全市基本完成信息系统集中;“通”阶段完成了平台搭建和贯通;以省级目录为基础,完成昆明市目录编制;今年9月下发了《昆明市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目前,昆明市数据共享已进入实质性的阶段。要实现真正的“数据汇聚,海纳百川;应用驱动、百花齐放”,离不开各部门的支持,把各自数据接入平台。在数据安全保障方面,市工信局将按照“谁使用谁负责”“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原则,做好数据管理,确保数据使用的合法性、安全性。并依托数据共享平台的系统功能形成科学完善的数据接入、申请、使用的管理流程。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见证昆明市数据资源进入“用”的阶段。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李锐:数据共享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全市信息系统百分百上云和百分百互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虽然昆明市完成了政务资源编目,实现了国家、省、市三级数据共享平台贯通,但很多本地委办局产生的业务数据仍需通过上一级获得。
针对这些问题,昆明市要以实际应用为推动,促进平台建设出实效。一方面根据国家和云南省规范,按照目录、字段收集数据。另一方面,以应用为驱动,从各单位实际应用和需求出发梳理数据,最终形成完善的数据共享管理机制,建设人口、法人、空间、证照和信用库,盘活数据资产,开展业务和创新。只有努力夯实数据共享基础,才能有效支撑数字政府转型,形成百花齐放的应用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