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地铁外,公交车上也会出现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的情况,并且因为车辆空间更小,一旦出现“外放一族”,乘客的感觉会更加明显。对此,昆明市又是如何管理规定的呢?
本地追踪
昆明地铁已在酝酿相关规定
事实上,昆明轨道交通已经在酝酿出台类似规定——今年8月20日昆明市交通运输局举行的《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听证会就透露,由于昆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日益增大,保持车厢内安静对乘坐感受影响非常重要,但一些乘客在乘坐列车时不顾其他乘客感受,使用外放电子设备,对其他乘客造成很大的噪音干扰,亟须予以规范。为此,《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增加了相关内容,拟规定乘客在乘坐地铁时,不得在列车内大声喧哗、使用电子设备时不外放声音。
现场走访
用手机看片影响了其他乘客
那么,与地铁一样,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组成部分,公交车是否有类似规定呢?记者昨日从昆明公交多个车队了解到,目前在昆明公交的乘客公约中,并没有类似的内容。而且据记者走访观察,在公交车上,“外放一族”并不少见。
昨日上午,记者乘坐64路公交车前往昆明火车站一带,观察乘客使用手机的情况。大部分乘客是用手机看小说看资讯,并未发出声响,但其中一名小男孩用爸爸的手机看起了动画片,并把声音外放了出来。估计是聊天受到了影响,与男孩两父子并排、中间隔着一条走道的两个女生选择换了座位,坐到了靠近前门的地方。但对此,小男孩的父亲并未做出任何反应。
市民声音
不能因个人行为影响了他人
在64路公交车双龙商场下车后,记者就公交车上“外放一族”的看法,对公交车站候车的乘客进行了随机采访。
“如果跟我坐在一起他的声音放很大,我会提醒他的。”站台上,一位候车的乘客告诉记者,自己之前遇到过类似情况,并提醒了对方。“他们都会关掉或者戴上耳机的,但是也有人只是把声音调小一点继续看。”
市民尹灿彬表示,自己经历过很多次类似的行为。“在昆明读大学时经常靠公交出行,然而有的乘客经常外放短视频,把声音开得很大地打手游。”尹灿彬认为,既然是公共场合,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行为,影响其他乘客的共同利益,建议公交应该参照地铁管理的相关规定,对乘客行为加以规范。(春城晚报 记者孙琴霞 实习生李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