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暨昆明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1210业务正式开通。这意味着,今年“双十一”,昆明市民“海淘”部分国家的商品可实现次日达。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上线 实现“一站式”服务
2018年7月,昆明市获批全国第三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昆明综合保税区为龙头的跨境电商集聚区快速推进,为中国(昆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平台的正式上线,将进一步满足我省全面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和跨境电商保税进出口业务需求,具备了对接全省各类跨境电商监管场所的承载能力,为电商、物流、支付、仓储等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电商公共服务。
记者了解到,我省于2016年底牵头启动了云南省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今年7月,启动了平台升级优化服务项目第一阶段建设工作,经过三个月的建设与试运行,实现了公共服务平台与昆明海关二级节点、昆明综合保税区以及第一批开展业务的电商企业成功对接,台实现了企业备案、信息采集、单据申报、数据查询、身份认证等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功能。同时,通过高效的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了企业、园区、政府和监管部门之间实时的数据共享,为政府服务企业提供强大的统计监测、效能分析等决策支撑。
据介绍,升级优化后,截止11月7日18时,累计业务量达14.4万单,完成出口货物总值2700万元,进口商品价值20余万元,传输数据超过200万条,业务单日峰值1.6万票。
昆明市民“海淘”部分商品可实现次日达
电商“1210”业务的正式开通,意味着昆明综合保税区(空港片区)成为全省目前唯一正式运行的同时具备“9610”进出口、“1210”进口跨境电商全业态业务模式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据悉,在昆明海关和综保区跨境电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综保区跨境电商货物通关时限大幅缩减,从单件过线到整件过机,单日单线最高过机负荷从3000件上升为50000件,区内通关时效在24小时以内。
自昆明综合保税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以来,先后打通了印度、泰国、尼泊尔、越南、孟加拉、澳大利亚多条电商线路。截至今年11月7日,昆明综合保税区注册企业电商进出口货物已超过17.7万单。保税备货“1210”模式的启动,预计进出口货物将超过20万单,这也标志着综保区跨境电商业务正式全面运营。
昆明综合保税区的“1210”业务场所于2019年9月16日建设完成并顺利验收,11月1日,第一批由昆明综合保税区五洲跨境等电商企业购买的进口自美国、澳洲、泰国、尼泊尔的货物,通过海关查验进入到保税仓内,完成了昆明综合保税区“1210”首单测试。这也标志着我省的消费者即将享受同沿海中心城市一样的“T+1”购物体验。即只要通过网上购买存储在综保区保税仓的国外产品,当天或者最迟次日即可清关派送到消费者手中。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双十一”,昆明邮局海关所辖的昆明综合保税区空港片区将成为我省首个开展跨境电商本地清关服务的海关监管场所,我省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订购的国外商品可大幅缩短包裹等候时间,其中昆明本地的消费者有望实现首日下单,次日收货的极速购物体验。
明年,昆明综保区跨境商品展示中心将投入使用,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进出口商品,昆明综合保税区还将积极和国内外的电商平台合作,打造线上线下两个平台,为我省特别是昆明市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多平台和报关、物流、金融全流程服务,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闻多一点
“1210”是海关监管方式代码,全称“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简称“保税电商”,也俗称备货模式。适用于境内个人或电子商务企业在经海关认可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跨境交易,并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进出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境商品。
“9610”是海关监管方式代码,全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简称“电子商务”,俗称“集货模式”。适用于境内个人或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交易,并采用“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模式办理通关手续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