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云南完成首次三区三州职称定向评审定向使用工作
昆明信息港    12-09 17:50:57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江枫 近日,全省顺利完成首次三区三州职称定向评审、定向使用工作,迪庆、怒江州教育、卫生、农业、工程、文化等领域的近640名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定向评价评聘了高级职称,其中390人通过定向评审取得本州有效高级职称资格并聘用,250余人通过省级评审取得全省有效高级职称,并聘用到定向使用的高级职称岗位上。

长期以来,由于人才短缺、人才总量偏少及人才造血功能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我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招人难、留人难、用人难、晋升难问题已成为三区三州人才选拔培养的瓶颈,在人事人才扶贫中亟待加以解决。

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作安排部署,我省聚焦“三区三州”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环节,着力职称评价使用的激励导向作用,凝心聚力高位推动定向评价工作落实落地。通过进一步放宽迪庆、怒江州定向评价的申报评审条件、单独核定高级职称定向使用岗位、加大基层工作年限和参与脱贫攻坚考核成效评价权重、创新评价方式、下放评审权限、分级分类评审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倾斜支持政策举措,以及定向评价与全省有效职称资格的有效衔接机制,建立了符合三区三州人事人才脱贫攻坚实际的职称定向评价制度。

迪庆州维西县第二中学的和俊英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年来,长期担任班主任和备课组长,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受各级表彰奖励9次,教育教学业绩优秀,已聘任一级教师8年但因受学校高级岗位职数限制,一直没机会申报评审高级教师资格,今年10月通过迪庆州中小学教师定向评审高级教师职称资格并被聘任。

怒江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的腊下仁老师,1987年从昆明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自愿回到原怒江州卫生学校任教。32年来,腊下仁老师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修身、潜心教学,一直承担着十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曾先后两次到怒江州人民医院承担临床实践工作,为怒江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少数民族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不过,腊下仁所在学校由原怒江的五所职业学校整合而成,学校编制不足,人员结构分布不太合理,高级专业技术职位岗位多年无空岗,腊下仁一直未能晋升高级职称。2019年实施定向评价后,学校增设了定向使用的高级职称岗位职数,腊下仁被学校全票推荐并顺利通过评审,取得定向高级讲师职称。

迪庆州德钦县水务局的尼玛,1998年8月参加工作,承担着全县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及“11.03”白格堰塞湖恢复重建等重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一直都任劳任怨,为德钦县水利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6年,尼玛通过省里评审取得水利工程高级工程师职称后,由于单位无高级岗位,一直低聘在中级岗位,今年11月被聘任在定向使用的高级岗位上。

通过实施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制度,我省有效拓宽了迪庆、怒江州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晋升渠道及成长空间,深度贫困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了职称评价在人事人才脱贫攻坚中的导向激励作用,形成了鼓励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受到了迪庆州、怒江州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肯定和欢迎。

编辑:李丽朱    责任编辑:昝娟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