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昆明搭乘“友城号”拓展“朋友圈” 加大开放步伐提升“国际范”
云南日报    12-10 08:46:57

12月3日,第四届昆明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在昆明启幕, 昆明市国际友好城市、国际友好交流城市代表团,国内外教育机构和教育合作机构代表,国内外教育专家400余人齐聚一堂,为助推国际友城教育交流合作进行交流。

     从2016年开始,这样的研讨会已经举办了四届,每年围绕不同主题进行研讨交流,不断促进友城合作向纵深发展。

     自1981年以来,昆明深交老朋友、广结新朋友,“朋友圈”遍布五大洲,缔结国际友城24个,与近20个国外城市保持友好交流关系,友城之间在经贸、文旅、科教等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昆明市获得5次国家“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和1次“国际友好城市特别贡献奖”。

     友城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昆明的“国际范”,助推昆明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友好城市合作已经成为昆明讲好中国故事、昆明故事,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联通世界的重要平台和纽带。

     拓展“朋友圈” 加大开放步伐

     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的城市美誉度、“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吸引力、“中国健康之城”的国际影响力,力争到2030年,把昆明市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这一系列的新提法、新目标,彰显了昆明加快“国际化”建设的决心和步伐。

     国际友城是衡量地方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昆明市努力拓展“朋友圈”,以国际友好城市作为昆明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与平台,加大了对外开展经贸、文化、教育、科技、医疗、环保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的前沿。

     1981年11月5日,昆明市与日本藤泽市缔结为友好城市,这是昆明的第一个国际友好城市。30多年过去了,昆明·藤泽友谊馆矗立在环城东路,成为昆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最好见证。

     截至目前,昆明市共缔结国际友城24对、友好交流城市20对,结好国家遍及五大洲。多年来,在中国人民友好协会发布的我国25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中国城市友好交往度”排名昆明一直位居前列,2016年1月,全国友协发布中国城市友好交往度排名,昆明市在全国25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九;在西部省份中,昆明的友城数量仅次于西安和成都,位列西部省会城市第三位;在南亚东南亚的友城数量为10对,昆明稳居全国第一。

     昆明国际交流渠道不断拓宽,国际交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自1993年以来,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孟加拉国等7国相继在昆明设立了总领事馆。目前,昆明的领事馆数量排名全国第6,在西部城市中仅次于成都、重庆,排名第3;在昆外资金融机构达到10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27个国家在昆设立签证中心。

     交流合作结出多个硕果

     在昆明,“公交优先”模式深入人心,倡导了公共交通优先高效运行、缓解市区交通堵塞、鼓励绿色出行的理念。这个模式最先就是从友城瑞士苏黎世借鉴而来,如今这个模式已在全国范围推广运用。

     据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昆明与瑞士苏黎世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以来,昆明在城市规划管理、供排水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吸收到了世界的先进经验。昆苏缔结友城至今,友城规划合作项目近90个,两座友城间的关系不仅被誉为“我国成千对国际友城中发展最好的对子之一”,也被外交部和全国友协誉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模范友城”,甚至被提升到“中瑞国家关系的组成部分”。2017年昆-苏项目合作被正式纳入中-瑞低碳城市项目中,两市的友好合作又进一步得到了提升与拓展。

     昆明积极拓展友城交流合作,在友城交流合作中结下了多个硕果:昆明市在瑞士苏黎世、日本藤泽、澳大利亚瓦加瓦加建设“昆明园”;定期派员参加在日本藤泽、尼泊尔博克拉、捷克奥洛莫茨举办的体育比赛;通过政府奖学金鼓励老挝万象、尼泊尔博克拉学子来昆留学;积极落实对南亚东南亚国家友城援助项目;开展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市的科技合作,建立大学间联系;加强与土耳其安塔利亚市的青少年交流活动;促进与捷克奥洛莫茨市在花卉产业、中医药领域的合作……

     友城合作还为昆明企业走向国际发挥了重要通道功能。昆明克林轻工制定了主攻海外市场战略,企业向泰国缅甸越南等地供货数十套糖厂设备;云内动力将在缅甸仰光设办事处,以发动机、汽车和玻璃行业为侧重,拓展集团公司相关的业务,推广农机、工程机械、低速电动车等产品市场;星耀集团从国内转场东南亚,在老挝万象、缅甸仰光、孟加拉国加济布尔市开发城市综合商业体,在缅甸曼德勒市建设汽车生产线。

     打响对外交流合作品牌

     在友城合作的基础上,昆明市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1993年8月,首届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鸣响了第一枚礼炮,既提升了昆明的知名度,又吸引了众多外商来昆投资兴业。

     2013年6月,首届南博会暨第21届昆交会成功举办,生动诠释了“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

     “昆明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研讨会”、中印瑜伽大会、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海外·昆明周、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国家金融与发展国际峰会、国际智慧旅游大会、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一带一路”海外人才昆明创新峰会等高端论坛和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提升了昆明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昆明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会展之都的发展目标正逐步实现。

     为服务好“一带一路”建设,昆明积极拓展在南亚东南亚的友城关系,借助南博会、旅交会、农博会等契机,邀请多座具有代表性的友好城市,出席并参展。通过举办“南亚、东南亚友城专题研讨会”“市长论坛”“昆明周”等品牌活动,形成南亚东南亚友城长效对话交流机制,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交流。

     从2016年开始,昆明市已连续举办4次以推进旅游便利化、友城经贸合作、商事仲裁服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为主题的国际友城研讨会;先后成立了以昆明市为主的国际友城旅游合作联盟,秘书处设立在昆明,已开展实质性工作。通过国际友城促进商事仲裁服务,挂牌成立昆明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与马来西亚商事仲裁服务中心、印度律师协会签署合作协议。研讨会的举办促进了区域信息交流,保持合作共享,形成有吸引力的国际合作组织和工作机制。

     与国际友城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了昆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乃至世界的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不断扩大。

     值得期待的是,2020年,昆明将迎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七届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届时,国内外友人将相会昆明,共话发展,将进一步向全世界展示昆明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云南日报 记者张雁群


编辑:曹月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