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勠力同心2019!来看昆明晒出的成绩单
云报客户端    12-30 15:56:59

12月30日,昆明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昆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攻坚克难、砥砺前行,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究竟有哪些新成绩?我们看看昆明市委晒出的成绩单。

主题教育带来新变化、新成效

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特点,制定“1+4”工作方案,编制“一图三清单”,强化主题教育分级分类指导。

通过中心组学习、读书班、专题辅导等形式,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围绕党的建设、经济发展、践行党的宗旨3个方面8个专题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查找和检视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问题、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

对10个方面专项整治的突出问题和查摆出的其他问题逐一整改落实, 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承诺整改问题709条。 围绕教育、医疗、道路交通、社会保障等方面,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 9366件。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通过推进实施稳增长20条、民营经济19条等政策措施,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和投资工作推进机制,对570个重点项目精准调度,促进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00亿元、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8.6亿元、增长5.5%。

加快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昆钢搬迁等43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祥丰石化合成氨装置技改等33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中汽中心高原测试基地项目试运营,东风云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具备量产能力,北汽、江铃新能源汽车项目加快推进,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

重点发展大健康:国家植物博物馆完成主馆规划方案招标和展陈大纲设计,国药健康产业园等84个大健康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0.3亿元,预计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

提速发展大旅游:深入实施“旅游革命”和“文旅融合+”行动, 推动“一部手机游云南”昆明板块功能迭代升级,预计旅游总收入增长20%。

突破发展大文创:加快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新建拾翠国际民艺创意园等6个文创园区,预计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积极争取国家级互联网直联点建设,呈贡信息产业园成为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云南省区块链产业示范基地,与华为合作共建数字经济智慧园区,云南硅谷科技小镇等项目启动建设,京东方OLED微显示器实现量产,预计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5%。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金砖国家技术转移合作中心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大健康科创中心和高原特色农业科创中心具备挂牌运营条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考核验收名列全国第二名,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13%。新培育、认定总部企业16家,保有税收亿元楼宇34幢,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产业加快发展,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

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

精准脱贫,在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基础上,着力解决“三保障”突出问题。

教育保障——实现建档立卡家庭适龄子女辍学人数动态清零;

医疗保障——连续3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100%参保;

安居保障——3个“摘帽县”全部消除危房,非贫困县完成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

污染防治,积极推进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滇池全湖水质继续保持IV类。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滇池流域及西山等重点区域生态治理修复9000余亩。主城区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经开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通过验收。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大幅降低政府债务风险,风险等级由红色降为橙色,规范市属平台公司融资行为,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依法做好泛亚有色案件风险处置工作,稳妥推动P2P网贷机构良性退出和小额信贷机构市场化退出,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双管齐下

各领域改革全面发力、蹄疾步稳。顺利完成市县党政机构改革,统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现机构精简、效能提升。持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淘汰落后、过剩产能48万吨,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为企业降低成本300多亿元。云内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宜良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推进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十大行动,开展营商环境“红黑榜”考核评价工作,在全省率先实施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工作,“一网四中心”“七办”模式获评2019年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力“智慧为民”十佳案例。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对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新增国际友好城市1座,总数达到 24座,新增国际友好交流城市3座,总数达到19座,友城朋友圈不断扩大。自贸区昆明片区挂牌,新增注册企业2527家,18个项目落地开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获批,昆蓉欧、中亚铁海联运、昆越货运班列双向稳定运行。长水国际机场新开通8条国际航线,客运航线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首都和重点旅游城市全覆盖,客运吞吐量达到 4900万人次、国际游客占比上升13%。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892亿元、增长6.4%,预计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30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35亿美元。

加速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城市提质,呈贡核心区、巫家坝等片区加快崛起,东白沙河片区等19个“三旧”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完成640个“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 新建农村公路245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94公里,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地铁在建里程达到97.3公里,地铁6号线二期,4号线车站全部封顶,实现洞通、轨通、电通。围绕62条城市道路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提升,完成北京路、盘龙江景观亮化提升改造和人民路,东风路恢复提升工程。主城区5G基站建设超过1000个,昆明进入5G商用时代。

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合作推进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晋宁、寻甸入选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建成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369件,改善提升18。45万人饮水安全。推动“美丽县城”建设,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取得明显实效。

围绕改善民生、加强治理持续发力,实现群众福祉日益增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先保障民生投入,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8%、9%。

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企业下岗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4%。全面实施主城区小学“三点半”课后服务,成功引进上海师大附中等4所名校,引进名师79名、名校长4名,高考本科上线率和一本上线率较2018年分别提升6.79个、3.35个百分点。

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9家国内一流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联体建设,实施“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全面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大力推进“打伞破网”,先后查办了涂力军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全市共打掉涉黑组织16个、涉恶犯罪集团(团伙)101个,立案查办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255件。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三社联动”“五级治理”模式,实施“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新举措,加快推进“五个一批”和100个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示范点工程,构建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昆明荣登央视《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第五位。(云报客户端 记者龙舟 张雁群 茶志福/文 张彤 杨峥/摄)

编辑:黄彩英    责任编辑:劳学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