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时评 正文
火车上化妆品当药品卖折射“一锤子买卖”思维
春城晚报    01-13 09:40:10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铁路方面从管理的角度,改变火车上做生意是“一锤子买卖”的思维,本着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让自己的买卖做得长久的打算,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后续的服务。

近日,有媒体报道日照开往济南的K8286列车上,有列车售货员把一种名叫“百草霜”的粤妆批号产品,当做药品售卖,称能治多种病。对此铁路济南客运段官方微博1月10日作出回应,称已按照有关规定,取消该销售项目,对责任人解除劳动合同,对负责该项目的经理免职。(1月11日《南宁晚报》)

“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随着2020年春运大幕正式拉开,亿万人又将在回家的火车上听到这熟悉的叫卖声。然而列车售货员贩卖的,可不仅仅是上面顺口溜中提到的这些商品,比如新闻中提到的这款名为“百草霜”的化妆品,也在列车售货员的推销名单上,只不过这一次售货员把化妆品当成了药品来卖,最终引爆舆论,成为一起社会热点事件。

旅客在乘坐火车的过程中有消费的需要,列车方面通过售卖各种商品满足了旅客的这种需要,这本来是一个各取所需,各有所得的双赢局面。但是很多经常乘坐列车出行的人也发现,很多在列车上销售的商品,下了火车以后在市场上就很难见得到,好像有“列车专供”的可能。“列车专供”当然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很多商品在购买了以后,往往发现质量并没有售货员说得那么好,后续服务也无从谈起,最后只能吃哑巴亏了事。

虽然同样是做买卖,但是在列车上做买卖和在列车下做买卖显然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旅客下车以后,即便发现了在车上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服务等问题,但是也很难再找到当初卖给自己产品的人讨说法、维权。这当然主要还是因为维权的成本太高,很少有人为了几十块钱的东西专门买一张火车票去坐那趟火车,更何况你即便这么做了,也不一定能够碰到当初卖东西给你的售货员。

而很多列车售货员抱着一种“一锤子买卖”的心态在做生意,在推销商品的时候夸大其词,乃至虚假宣传,反正事后被找上门维权的可能性也很低,把化妆品当药品卖,就是这种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必然表现。但是,现在的情况和十几年、几十年前相比,已经完全不同了,旅客在火车上买到问题产品以后,可能不会再买张车票追回去讨说法,但是却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各种各样的自媒体,乃至铁路部门自己的各种App、微信公号等来投诉、吐槽,而且很容易就会引发网友的关注,让其成为一起社会热点事件,这可比消费者单独追着维权影响大多了。

所以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铁路方面从管理的角度,改变火车上做生意是“一锤子买卖”的思维,本着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让自己的买卖做得长久的打算,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后续的服务,甚至让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比火车下面还要过硬,以此让消费者对在火车上购物消费放下戒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双赢。(春城晚报 特约评论员苑广阔

编辑:昝娟娟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