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编王丽娜/制图
昆明信息港讯 (昆明日报 记者王恩国) 如果说,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之时,人民群众对主题教育的提问是“要做什么”,那么在此时,则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来回答“做了什么”。
老小区安上了新电梯,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河,阻碍百姓出行的“断头路”打通了,影响师生安全的校园危房改造了……一个个可喜的变化,不仅提升了整洁畅通舒适的城市“颜值”,更加充实了“发展为了人民”的民生“里子”。
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五华区将工作落脚点强化在干部作风转变的“第一课”,压实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第一位”,聚焦在党员群众所需所盼的“第一线”,将一件件“民生小事”落实成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头等大事”,真正用群众“获得感”全面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和高品质城市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在主题教育的“时代之问”中,奋力交出了一份成绩斐然的五华答卷。
突出主题广泛学习
找准方向深入调研
学在先、走在前,这是五华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关键词。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之初,五华区就研究制定了“1+3”工作方案,成立了区委领导小组,派出10个工作指导组,超前谋划全区主题教育的开展。
学习过程中,五华区突出党员干部“全覆盖”:从常委班子读书班到党支部书记轮训、从中心组理论学习到基层党组织专题党课,全区风成于上、习化于下;从一本学习笔记到一部“红色微电影”、从“万名党员进党校”到主题教育“大调研”,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先锋庭院剧《平凡》《我的闻先生》、红色快板书《升国旗》、廉政教育话剧《初心》……五华区全面创新学习载体,搭建起了以10个街道党校、31个先锋学习会、13处红色教育基地、N个红色学习平台为架构的学用实践阵地集群,成了党员学习教育、洗礼党性的“精神殿堂”。
学在实处,又应改在何处?以群众“获得感”为标准,五华区深入开展以“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主题的大调研大下访,深入细致查摆存在问题52项,形成问题清单逐项整改。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后,区委常委班子带头,聚焦夜间经济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翠湖党建示范圈”建设等贴近群众需求、服务改革发展的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虚心求教,广纳良言。
在主题教育全过程,五华区累计检视存在问题97项,逐项认领立行立改。现场督办老旧小区治理、城市亲水空间打造、C级不安全校舍拆除重建等工作,协调、解决基层实际问题48个,并形成了一批情况了解全面、问题查找准确、原因分析透彻、措施针对性和指导性强的调研成果。
按照专项整治“1+9”工作方案,五华区扎实推进10个方面整治任务落实见效。通过对10个街道102个社区的全覆盖摸底走访,集中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让基层党组织的驱动力、创新力再增强。
同时,全区各参学单位也聚焦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看病、上学、住房、养老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一件件梳理、一条条研究、一项项落实,将其汇集成了五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暖心工程。
广大党员干部扎实投身其中,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谱写了一首“走心”的歌,筑就了一条“走实”的路。
回应群众“急难愁盼”
常态长效抓实整改
如今,再面对主题教育“做了什么”的问题,五华区的回答是菜篮子里的保障,是村口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是送到困难群众家里的生活必需品,是越来越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
奔着问题去,带着情怀改。五华区始终将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落脚点,在整改落实中主动回应群众呼声、体现责任担当。
全市首创“水电气”过户增值服务,实现安居服务“一门通办”;实施长虫山五华片区防洪滞蓄及截污工程,实现7.2万立方米的调蓄能力;投资8200万元建设“双层河道”1734米,打造良好的城市亲水空间;创新实施“141”工作机制,解决企业欠薪及拖欠农民工工资7154万元;打造“昆明五华医保”移动服务平台,面向64万参保群众提供异地就医备案等服务“一码办理”……
通过“真刀真枪”解决问题,一大批困扰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决,一些领域多年积累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随着“吹哨报到”“红色物业”“四社联动”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的实施,五华区着重将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全区上下推进区域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强大动力。
2019年以来,五华区圆满完成了黄土坡旧货市场违法建筑拆除、西站立交桥底层整治工作,优质高效解决了文林街、麻园村、小菜园村、天骄北麓小区等存在的私搭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乱点乱象问题。在基层减负、权力下放和机制保障多重作用下,基层治理中常见的“城市病”得到有效“诊治”,街道牵头抓治理更有底气,回应群众呼声更加精准。
在率先实施“红色物业”服务民生工作中,五华区搭建了区级—街道—社区—物业企业四级联动责任体系,实行“党建工作+业务指导”双管双责、条块联动的管理模式。以62个物业行业党组织、7个“红色物业”项目和3个物业行业党群服务中心为引领,接待解决业主反映投诉问题300余件,40余个老旧小区成功引入物业或“准物业”,实现党建引领下的高标准治理、高品质服务。
今年,五华区开发了“党建引领、智慧众治、志愿圈圈”社会治理互联网服务平台,将志愿服务管理、党员和党组织“双报到双报告”等工作“嫁接”上网。依托各功能阵地,积极孵化专业化、服务型小微社会组织,实施社工“领头雁”工程,批量培养专业社工人才,加大抓党建带群建工作力度,引导群团组织主动参与、发挥作用,着力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龙翔街道社工工作站正式建成,丰宁街道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服务群众,华山街道成立社会组织培育服务中心,大观街道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参与社区公共服务……700余个社会组织、200余名专业社会工作者和超过17万名志愿者活跃在五华经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有效回应了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时代主题。
主题教育是人心的凝聚、是作风的夯实、是效能的提升、是民心的收获。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实事、一条条鲜活生动的经验案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党员,都在感动着、催动着五华人不断奋进。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以此次主题教育为新的起点,五华区还将以坚定的信仰续写初心,用绝对的忠诚担当使命,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教育引导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