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明榜样 抗“疫”在一线】抗击疫情,又见众和东苑“好邻居”
昆明信息港     02-13 21:49:18

时值春节,一场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素有“云南好人”之称的众和东苑“好邻居”群,平时就热闹非凡,在各类信息上互通有无,除了在生活上互帮互助,真正做到“远亲不如近邻”,还时而吟诗作对,俨然成了赛诗会。那么,这时他们又在干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群体,去看看在这牵动着全国14亿中国人的疫情面前,“好邻居”们的表现。

图2:业主群自发捐赠待发放的蔬菜

业主群自发捐赠待发放的蔬菜

“好邻居”们有不少都回老家或者到外地过年去了,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每天在群里“见面”的习惯。有什么消息,有什么好事,有什么问题,大家都会在这里分享。这段时间,群里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新冠疫情的事了,一时间各种信息汇集到群里。“好邻居”群最大的特点是党员多,他们中有退役军人、各单位的退休干部、医生、人民卫士、知识分子、企业老板等,虽然成分复杂,却素质很高。因此遇事不慌,不跟风不起哄,能够冷静思考,把权威信息统一在新闻联播等中央媒体上,其他从不同渠道得来的信息,能做到谨慎辩析,不信谣不传谣。

在国家把新冠肺炎确定为会人传人,并对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漫延做出一系列举措后,“好邻居”敏捷地捕捉到一个信息:今年不能聚会了。于是果断停止了每年春节邻里间必有的聚餐活动,并按有关部门要求宅在家里,不到处串门,出门配戴口罩,配合测量体温等。各种正能量的宣传信息汇聚到群里,大家每天关心疫情的发展变化,提醒大家要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积极配合,不得有误。

图5:昆明市第三医院接受护目镜捐赠的收条

昆明市第三医院接受护目镜捐赠的收条

图1:众和社区书记接受测温仪捐赠

众和社区书记接受测温仪捐赠

疫情之后,医药防护用品,例如口罩、护目镜、测温仪、酒精等极度缺乏,一日三餐等生活物资,特别是菜蔬等时鲜品种也紧缺,一系列问题凸现出来。这时,群里只要听到谁需要口罩了,谁家缺菜蔬了,“好邻居”们只要家里还有一点多余的,就会主动地,毫不犹豫地贡献出来与大家分享。“好邻居”们开始酝酿,应该为这场疫情做点什么了。这时医护用品已经成为紧俏商品,轻易买不到了。“好邻居”们就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关系,有的还从海外让孩子购买了寄回来,把这些人们急需的医护用品,奉献给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有事必须外出的邻居们。其中仅孙光麟、匡清平、王悦、宝燕等好邻居就向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众和社区办事处等单位和众和东苑小区的邻居们,捐赠口罩600余个,护目镜和红外测温仪25副,大白菜30吨。爱心虽然有限,但这也是大家尽了百倍之力才获得的。这些爱心最大限度地缓解了当前形势下的困难,为打赢抗疫之战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稳定了人心。

图4:业主群自发捐赠的大白菜

业主群自发捐赠的大白菜

“好邻居”里有一个群员是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检验师,她是该院第一个主动请缨抗疫的白医天使,她说,她是一个共产党员,既然是“好邻居”的一员,她唯一的心愿就是不辱使命,冲锋陷阵,为“好邻居”群争光,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炎的战争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图3:好邻居群业主们正在向小区居民发放捐赠的蔬菜

好邻居群业主们正在向小区居民发放捐赠的蔬菜

在众和东苑“好邻居”群里,你每天都会被很多事情感动着。因为这里随时都有一些让你心动的事情发生,哪怕是生活上的点点滴滴,或者是一声问候,一句安慰,都是那样的暖心,让你不能不深受感染而怦然心动,跃然参与。有一个邻居在外地过春节即将返昆,好邻居邹梅担心机场打不到出租车,便主动到机场把这位邻居接回来。某好邻居从外地回昆后,担心被隔离无法买菜,生活上会有困难,邻居匡清平,马上说,我这里还有腊肉,两棵白菜,给你送到门口……

在这里你不可能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无动于衷,你不可能冷漠,你也不会麻木,因为只要你有什么困难,马上就会有人应答,愿意为你的困难提供帮助。

“好邻居”是一个大家庭,“好邻居”是人心凝眸的灵魂,她不愧为“云南好人”的美丽称号,“好邻居”里充满了爱心和人情味,愿“好邻居”把美好的事情不断发扬光大,祝“好邻居”健康快乐!(昆明信息港 通讯员朱三余)

编辑:谭石艳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