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战疫“夫妻档”:手机屏幕那端 你的身影最美
昆明信息港    02-13 22:13:03

在新冠肺炎疫情把人们的脚步都困在家里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夫妻双双奋战在抗疫一线,用爱和责任筑起坚强的疫情阻击防线,他们不只是夫妻,更是一路同行,并肩作战的战友。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疾控所、卫生监督所的很多医生,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1月19日,还没有迎来春节假日,按惯例做好节日期间值班准备的疾控所综合科科长高成兵,就接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信息。火车站是云南省每日数十万人进出的重要门户,坚决守护好旅客健康安全,守好门户安全,是高成兵和同事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仅有50多人的疾控所,迅速进入紧急状态。

1

没有想到疫情来得如此迅猛,最难熬的要数刚刚接到疫情信息那几天。大家对疫情还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疾控所既承担着各种信息处置工作,又处在战疫一线。高成兵和同事们昼夜奋战在岗位上,疫情值班、信息处理、现场处置……常常左手接着办公电话,右边口袋里的手机响个不停。他们在和疫情赛跑,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可以打个盹。

1月26日起,高成兵被分配到昆明站驻点管理的岗位上。他每天8时以前到昆明站上岗,一直工作到23时59分最后一趟列车离开。高成兵说,昆明局集团公司疾控所、卫生监督所以及省市卫生部门和单位组成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组主要分布在昆明站、昆明南站的进站口和出站口两个关键环节,主要任务是对进出站的旅客进行体温测量,及时发现并送诊发热旅客,做好疫情信息处置,部分人员还要负责车站每个角落的消毒消杀。

2

当高成兵正穿梭于昆明站进出站口之间时,同在一个城市的另一端,他的妻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发热门诊的医生李重熙,正冒着风险,细心地为发热患者进行诊断、筛查和治疗。

李重熙是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前,她刚刚带着7岁的孩子回到富源老家准备和老人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就在她刚回到父母家中的第二天,就接到医院紧急召回的电话。把孩子交代给老人,她迅速赶回单位,听从医院统一安排,她来到发热门诊的岗位上,与疫情面对面。

“20多天来,我们两个人昨天终于一起吃了一顿饭。我做的,小火锅。”高成兵说道,眼里闪过一抹温情,“她的工作比我危险,情人节肯定不能一起过了,我抓住机会做点家务,给她一份小惊喜。”2月13日,在昆明站出站口,高成兵说道。

3

2月13日凌晨5时30分,王雷医生已经值守在昆明站的出站口,他刚刚为一个发热旅客测量了体温,并做好询问和信息登记。

昆明站出站口的现场处置小组医生王雷和同事们承担着一定的风险。这里位于车站负一层,旅客一波波集中到达,他们需要及时处理发热旅客情况,并实时对环境进行消毒。每次当班,他们要在凌晨3时30分,第一趟列车进站之前就到岗,一直值守到深夜最后一趟列车离开。

4

王雷医生的妻子方旭是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生,被国家卫健委抽调,此刻正在广州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两人每天通过手机微信传递关心和温暖。王雷翻出一张张妻子发来的照片,看到元宵节医院还给她们送去了汤圆,微笑溢于唇角。

“这个时候,同为党员,同为医护人员,我们理应一起并肩作战,相互给予支持和鼓励。老夫老妻的,我们也不过情人节,互相关心的一个细节就已经感到很温暖了。”王雷说道,“单位上像我们这种情况还很多,李云所长的妻子也在医院发热门诊。全家总动员,大家都在奉献。”

战有召,令必行。手机里报一声“平安”,发一句“我很好,不要太想我。”是当下大多数战疫“夫妻档”的真实写照。(昆明信息港 记者上官艳君)

编辑:黄彩英    责任编辑:谭石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