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开发建设提质增效 空港经济区阔步迈向国际航空大都市核心区
昆明信息港     02-18 08:23:32

63261581959458821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记者李海曦/摄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滇中新区实现“五年大跨越”的决战之年。昨日,云南昆明空港经济区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滇中新区2020年工作会议的部署。全面总结空港经济区2019年工作,研究部署2020年工作任务,组织动员全区上下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奋进促跨越,高质量推进航空大都市核心区建设,全力确保“五年大跨越”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防疫复工“两不误” 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启动以来,空港经济区党工委、管委会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细抓实。坚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压实防控责任,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健全联防联控防控体系,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月26日,空港经济区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统筹全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制定《空港经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对疫情防控涉及的医疗保障、宣传、后勤、安保维稳、“留观点”驻点服务等工作任务和措施进行细化。不仅建立了现场处置统筹联动机制、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加强联控联防及信息沟通,规范工作流程,还建立起由区级领导包片,挂钩联系社区干部看点,社区、小组党员、干部管户的责任包保联动体系。同时,全面动员社区、小组、驻区单位积极参加防控宣传及防控排查,设立网格141个,做到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建立互通共享协同的防控工作联动机制,确保做到面上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确保了排查管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全方位做好“留观点”医疗服务、后勤保障和安全维稳工作。空港经济区党工委、管委会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全体干部职工发扬顽强斗争精神和连续作战作风,全面加强留观人员医疗防控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确保留观湖北籍旅客“留得安心、住得舒心”, 传递了“爱的力量”。截至2月16日11时,累计接纳留观1004人,解除留观652人,仍有6人继续留观。

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空港经济区全力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确保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围绕辖区实际情况,出台了共抗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10条措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发展,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同时,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区确保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统筹干”。在积极指导、监督企业落实防疫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及时受理、审核企业复产、项目复工备案申请,尽快实现全面复工,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对于民生项目、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积极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推动尽快复工复产。全力维持正常交通秩序,保障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供应稳定,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制售假劣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市场环境稳定有序。

在新的一年里,空港经济区全体党员干部将咬定目标、主动担当、冲刺攻坚,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新区开发建设“五年大跨越”目标,以“稳步强基础、竭力推项目、突出抓产业、聚力促发展”为基调,紧紧把握临空产业发展这一主线。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创新思路构建基础保障新局面、创新方法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创新举措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注重结构和效益相统一、注重速度和质量相匹配、注重发展和环境相协调、注重经济和民生相结合,打造一个产业兴旺发达、环境山清水秀、宜商宜居宜业的空港新城,与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联动发展,聚力国际航空大都市核心区建设。

86691581959458836

美编王丽娜/制图

聚动力 促进投资兴产业

面对新的目标任务,空港经济区各级各部门将树牢“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决战决胜的信心决心,对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早研判、早部署、早落实,将指标任务细化到项目、分解到时点,全力确保一季度经济发展实现高开稳走,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开好局。

今年,全区将以“重大项目攻坚提速”为重点,对重大项目投资年度计划、规模总量、行业结构、时限进度以及重点企业、重要片区项目投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判、破解瓶颈、督促落实,以实干精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强化落实包保责任制,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由管委会领导包保联系重点项目。定期研究、会办、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着力抓好在建项目提速推进、新建项目落地开工和前期项目谋划储备,着力提升项目投资完成率、新建项目开工率、竣工项目投产率,确保投资增长。

在产业培育方面,全区将进一步落实好减税降费和稳增长政策,着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积极支持配合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通过用好用实税收优惠政策和临空产业、临空经济扶持政策,力争尽快培育一批优质达规企业,提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确保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以上。同时,加快推进产业转型,通过引入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区域功能定位的产业项目,实现“腾笼换鸟”,做大做强做优临空产业,提升产业能级。    

注活力 突出招商优服务

以临空产业为重点,空港经济区将引进一批带动性大、支撑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通过继续深化定向招商和产业招商,强化链式招商、精准招商,以综保区、临空产业园等为依托,重点引进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积极导入医药制造业项目,加快引进总部经济、现代物流、保税贸易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抓项目落地、抓项目推进、抓项目投产达效是增加投资和纳税主体的主要渠道。全区各级各部门将找准问题、强化举措,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跟踪服务,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基础配套等方面的必要投入。对重点项目推进中的难点、焦点问题,将及时研究对策抓落实,有效促进签约项目落地、落地项目开工、开工项目投产达效。

全区还将抓紧制定细化措施,采取多种适合空港发展的举措,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先照后证”等改革事项,有效激发空港创业创新的市场活力。同时,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为统领,围绕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及纳入服务范围内的中小企业投资项目,开展投资项目全程免费代办。通过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实现投资服务工作的规模化、规范化和标椎化,营造空港投资环境开放、行政审批高效、公共交易公平的形象和公平透明的良好营商环境。

此外,为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空港经济区将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政策措施,实施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制度。并开展隐形障碍清理专项行动,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加大对拖欠企业账款的清理力度。通过规范“政商交往”,优化法治环境,推动民营企业聚焦实体、做精主业,让更多的民企成长壮大。   

强基础 高起点规划片区开发

在新的起点上,空港经济区将切实找准空港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谋划大项目、布局大产业、拓展大空间、构建大格局,努力形成引领空港高质量发展、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十四五”规划。

在片区开发方面,全区将加快空港商务区、航空物流园开发建设,充分释放发展空间、优化发展格局,夯实筑牢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基础。全面提速空港商务区开发建设,加快片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及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海诚昆明空港国门商旅区项目、云南国际智慧能源示范基地项目动工建设顺利推进。同时,科学合理编制年度土地报批及收储供应计划,全年收储土地不少于4700亩,完成土地供应4500亩。切实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坚决杜绝出现“拿一片、用一点”的低效用地现象,切实提升土地的投资强度。

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全区将狠抓配套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机场生产生活配套区中学、空港人民医院、螺蛳湾防洪渠及区域路网建设。年内启动93条“村村通”路面硬化建设工作,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新建市政公厕5座以上、垃圾房20座以上。加快滇池流域等重点区域“五采区”植被恢复,年内完成30公顷生态修复任务。同时,加快新机场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区48班中学、18班幼儿园建设,争取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西冲小学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尽早开工建设。

优保障 全面强化社会治理

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全区将加强社会治安管控,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提升社会面治安防控等级,有效遏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升群众安全感。

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要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对排查出的问题要加以预警预判,主动回应、主动化解矛盾,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和主导权,着力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抓实抓好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护林防火、食品安全工作,把各类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严防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加大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整治力度。按照“杜绝增量、消化存量”的总体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加大违建抢建综合整治力度,确保完成违建整治250万平方米,为空港开发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落实好促进就业创业政策,确保就业形势稳定,着力在教育、医疗方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民生工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贯穿到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全过程。坚持源头治理,全面深入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

守初心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在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空港经济区将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持续用力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全区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将坚定对标看齐的政治自觉,认真贯彻落实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全区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坚持知行合一、不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进一步增强抓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担当、职责担当、道德担当、话语担当和实践担当。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推动基层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的坚强保证。空港经济区将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服务力和凝聚力为重点,统筹抓好社区、机关、辖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确保在2019年创建39个达标党支部的基础上,在2020年全面完成空港经济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任务。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全区将建立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和容错纠错机制,凭发展论英雄、靠实绩用干部,旗帜鲜明地为改革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同时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凭能力定岗位、以贡献定奖惩,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大胆起用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能力强、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

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全区将坚持党工委主责、纪工委专责、党工委成员和部门分工负责,完善“网格化”责任落实体系,确保管党治党责任纵向覆盖社区、小组党(总)支部,横向覆盖管委会机关各党支部。通过加强干部的监督管理,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反对“四风”的首要任务、长期任务,深入推动干部作风不断向好,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同时持续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持续释放执纪必严信号,继续保持监督的密度和查处的力度,为空港经济区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昆明日报 记者邓磊 通讯员代媛媛)


编辑:谭石艳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