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精准施策,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在抗疫情扫码、对口支援、边境管控、推进复工复产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
扫码行动“快”。为切实落实传染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科技化、精准化、高效化,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云南省及时研发“云南抗疫情”微信扫码登记小程序,在具体人员不明确、流动性强、容易造成疫情传播的机场(候机厅)、车站(候车室)、地铁等公共场所推广应用,有效提升疫情溯源的精准性、时效性和疫情动态监测,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提供数据支撑。同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向可能的密切接触者发出提示,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视情况居家隔离或到定点医院就诊,尽最大可能减少交叉传播的可能性,尽最大努力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云南抗疫情”微信扫码登记程序所采集的信息只用于疫情防控工作,疫情结束后数据将被销毁,不留作其他用途。
自2月12日12时起,云南省全面推行“云南抗疫情”微信扫码行动,在各类主要公共场所实行扫码出入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动员和群防群控作用,实行网格化对账销账,确保微信扫码登记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实现了129个县市区全覆盖。截至2月20日12时,“云南抗疫情”扫码登记各类场所74.77万个,扫码登记1.25亿人次。
对口支援“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云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防控工作全国“一盘棋”部署要求,举全省之力支援湖北省。
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及时部署到位。云南省第一时间部署安排,紧急动员,迅速做好队员遴选、物资保障、交通衔接等各项工作。按照“派出最强专家、调拨最优资源”的要求,优先保障湖北再保障云南。截至2月20日,云南省累计派出七批共1136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省。在接到国家通知以后,派出的所有医疗队均做到24小时内完成集结、48小时内抵达当地开展工作。
整合资源,发挥战“疫”一线主力军作用。及时成立前方指挥部和临时党委,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云南省医疗队及时与当地医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承担重症病例救治,全面参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组建医疗救治专家组,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全链条强化咸宁市发热病人发现、管理、救治工作。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连线云南省内专家对危重症病例进行会诊,实行“一人一策”,同时对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县市区进行巡回指导,实现对重症、危重症病例全覆盖。2月18日,由云南省医疗队全程管理的首位重症病例在嘉鱼县人民医院治愈出院,这也是咸宁市首例治愈出院的重症病例。2月19日,咸宁市1例96岁的病例在通山县人民医院治愈出院,是目前公开报道中湖北省治愈出院年龄最高的病例。截至2月19日,云南省支援武汉医疗队在咸宁市、武汉市和黄冈市累计参与诊治病例18214人次,治愈出院确诊病例184人,治愈出院疑似病例281人,培训各类医护人员3418人次,护理病例数达7.11万人次。
守望相助,用实际行动诠释“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大爱情怀。成立对口支援保障组,在云南省自身医疗防护用品和医疗设备极度紧缺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湖北省需要,从省级储备库中优先调拨一批医疗防护物资支持咸宁市,紧急采购一批价值3000万元的呼吸机、移动DR、CT等设备捐赠给咸宁市。原计划采购的2辆负压救护车和2辆普通救护车,在厂家运送云南途中接到咸宁市方面请求后,当即决定调转车头驰援咸宁市。同时,还精心组织向湖北捐赠“菜篮子”产品,截至2月18日,云南省累计发出支援湖北省农产品、生活必需品947吨。此外,云南省委、省政府还专门就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出台关心关爱政策,从组织领导、健康保障、生活安全、人文关怀等方面为支援湖北省医疗队员办好十件实事,切实解决医疗队员后顾之忧。
脱贫攻坚“准”。新春伊始,云南省委、省政府就于2月10日组织召开了全省脱贫攻坚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对决战脱贫攻坚进行总动员,发起决战决胜总攻战,统筹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统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坚持把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安排、尽锐出战攻坚、精准分类施策,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全面胜利。
强化产业扶贫工作。开展全产业链调度研判、精准对接,全力恢复和扩大云南省重点地区重点企业正常运转。坚持服务全国大局,加强与湖北、广东、上海等地区对接,全力以赴稳价保供,绝不能让农产品“烂在地里”“烂在路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确保完成年度既定目标任务。
加强就业扶贫。摸清重要转移就业目的地和相关企业复工复产时间节点,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做到“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和旅客联程运输。成立“应对疫情影响稳就业指挥部”,及时解决务工人员、用工企业迫切需求,并联合广东省共同开通“滇粤劳务协作返岗专列”。云南省主动与浙江、广东等省精准对接,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助力脱贫攻坚,开辟绿色通道,打通员工返岗堵点,开启“出门进车门,下车进厂门”式暖心服务,积极组织“三区三州”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助力就业扶贫。今年1月以来,云南省怒江州累计向广东省直送825名务工人员,在3月1日前还有1700余名务工人员将要到广东省就业;从2月15日起,4万名云南省镇雄县籍员工将陆续直送浙江省永康市返岗复工。同时,还积极组织昆明、曲靖、红河、保山、文山、楚雄、昭通等7个州(市)大批务工人员前往广东返岗复工。
对企业暂时无法复工复产导致无法就业、就业困难的群众,实施暂时性托底安置,决不因疫情失业致贫返贫。省内建设项目用工,努力做到就近安排贫困群众,农村的小型项目尽量以工代赈方式实施,以弥补农村建设任务减少而导致的就近就业岗位缺失。
边境管控“严”。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边境线长达4061公里,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毗邻南亚、东南亚,与周边多国交往联系密切。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南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边境管控,坚决防止疫情向周边国家扩散。
超前部署边境疫情防控。从1月24日开始,云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并出台二十条疫情防控措施,明确提出“加强出入境口岸的检验检疫,对出现发热并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旅客留验和医学观察”;云南省警方从1月23日起就进入战时状态,一直保持高等级勤务模式;公安边境管理部门及时出台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十条措施。
强化口岸管控服务。公安、海关检疫和卫生防疫等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做好监测体温、隔离病人及实施出入境管制工作;加强机舱、船舱、车体检查,防止不法人员随意进出。每日动态收集掌握口岸(通道)执勤现场及边境辖区疫情变化情况。
加强边境巡逻防控。加大警力投入,公安、武警联勤联动,加强边境一线联合巡逻,对来自疫区的车辆、人员做好检测、筛查、劝离,防止疫情输入和扩散,维护边境辖区治安秩序,确保边境安全稳定。2月19日,全省共设置疫情检查点1696个,公安检查站427个,临时卡点994个,投入警力7万余人次开展查缉管控工作。
做好涉外疫情联防联控。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边境省份开展信息通报、预案对接、联合处置等工作,向邻国边境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促进民心相通,加强对境外来滇务工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织密边境边控防护网络,边境各相关部门加强联勤联动,严管口岸通道,防止疫情跨境传播,及时劝阻境外人员上门探亲访友;全省1035名外事界务员在4000多公里的边界线上,教唱汉、傣、佤、缅等多语种《新冠肺炎防护歌》,发放多国语言、少数民族语言版本的疫情防控宣传页。(赵泽宽 杨春光 云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