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的最北端,初春的阳光映照着拖布卡镇格勒村委会院子里的木棉花,鲜艳花瓣在风中微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说,每天都会有人来捡掉下来的木棉花,他们已经吃了好几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因为疫情防控工作紧,头晚在村里堵卡至凌晨四点才睡的村委会副书记唐登贵走近院子,戴着口罩和党徽,一听说要介绍村里的冬春早蔬菜,立即充满了活力,没有一点疲惫。
驱车来到小江边大桥下的河谷里,村民们正忙着干活,对岸就是曲靖市会泽县的王家山,以黄果出名。
荒滩上星罗棋布的黑色皮管,是荒滩的命脉,为地里的番茄、西瓜、辣椒、西葫芦、黄瓜等冬春早蔬菜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营养。唐登贵自豪自豪地说,这是我十多年前带头发展起来的。他当时在二十多亩荒滩上种着西瓜和蔬菜等,每次浇水,要五六个人,从早浇到晚才能浇过来,一次外出时看到了滴灌,于是引进了村里,随后全部都采用了这种既省力省时又省钱的农业科技。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些沙地非常的吸水,所以容易干旱,必须经常浇水。现在好了,只要村民一打开闸阀,就要可以干着农活,或者到处晃悠,观观风景,看着好了再关好并打开另一块田里的闸阀,循环往复,直到这些蔬菜和水果都换成了手中红色的人民币,为生活增加无限的美好和可能。
在西瓜地里,村民们正忙着扯掉薄膜,让西瓜藤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结出硕大、甘甜的西瓜;番茄、辣椒和黄瓜地里的村民,则忙着撕掉枝干上黄色的叶子,以让绿叶能吸收更多营养,结出壮实的果实。
在小江与金少江的交汇处,村民们正在沙地里为西瓜藤“伸腰”,简单地说,就是要把扭在一起的瓜藤拉开拉直,方便结瓜,到西瓜摘完,需要翻二至三次。这里是格勒目前的海拔最低处——695米,可以看到金沙江对岸的四川省会东县野牛坪镇、旁边的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
春天是格勒最好的气候了,等到夏天,气温可达摄氏50度。唐登贵说,也因为这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格勒村非常适合种植冬春早蔬菜、热带水果,成熟的种植技术和市场销路,为群众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村共种植冬春早蔬菜2000余亩,实现经济总收入2160万元,比2018年增产0.93%;全村共有农户670户27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随着旅游小镇的整体开发,123产业融合发展到2020年以后农民人均收入可突破20000元。
东格高速的建成通车;新伙房至大坪子通组小块路正启动建设;各小组串户路已接近收尾阶段,这些基础设施都为格勒的蔬菜水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村委会按照“传统产业抓提质增效,新兴产业抓龙头带动”的思路,结合地理区位优势,大力推广地方特色品种。随着库区825以下土地淹没,格勒村急需向825米以上土地新建果园。现8个小组可开发种植水果土地6000亩左右,根据市场销售经验、品质及气候优势巧打时间差,应大力推广本地南方冬枣、枇杷等品种。水果销售加林下冬春早蔬菜套种每亩可增收3万元。考虑乡村旅游相结合,靠近公路沿线可种植枇杷、芒果等常绿果树。通过一村一品果树点缀布局,既增加农户收入,又美化了环境,为格勒村开发旅游奠定坚实基础。
唐登贵骄傲地说,格勒村在东川区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两桥牵引”哑铃式发展中占有重要一极,随着白鹤滩电站、金东大桥、功东、格巧高速的建成,特别是金沙江航道东川港的建设实施,重点项目的直接带动和辐射,东川将投入巨资分期建设“格勒滨湖旅游生态景区”随着旅游公司项目部的入住,绘制东川旅游百里河川磅礴画卷,做大做强东川旅游产业,指日可待,将再度开启东川转型发展新篇章。格勒作为东川联动周边发展的联络点、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将形成高峡平湖的瑰丽奇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带动更多的人致富。
目前的旅游规划是以格勒村党支部成立旅游开发合作社+农户+招商引资的营运模式并争取项目立项,主要是以格勒移民安置点小区集中规划为民宿区、规划适宜水面成立金沙江鲶鱼养殖区、规划适宜区域水面为水上渔家乐及垂钓区、规划适宜区域水面为旅游船和汽艇游乐区、规划大型停车区、规划沙滩游乐区,合作模式可采取移民资金入股分红加招商引资,或移民可采取资产入股分红,为保障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既可增加移民分红收入,也可解决大部分移民就业收入问题。
据介绍,今年拖布卡镇共种植冬春早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左右,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小江沿线覆盖了新店房村、大树脚村、大荒地村、格勒村、奚家坪村、树桔村,种植品种有莲花白、冬马铃薯、冬玉米、番茄,豆类和小江西瓜等,产值5000余万元。(供稿:东川区拖布卡镇 唐啟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