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疫情期间维护合理医疗秩序,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通知》。按此要求,昆明各大医院都已经陆续全面开诊,以“一医一患一诊室”的形式避免交叉感染,就诊人数也逐步增长。
昆医大附一院:鼓励错峰看病
疫情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仍然坚持门诊开诊,所有专家门诊也一如既往坐诊。连日来,门诊量每日在5000人次左右,恢复至往常的一半。
疫情期间,该院虽然保留了现场挂号,但都鼓励市民通过网络挂号、错峰看诊。还在入院口安置了红外热成像测温仪,需要进入医院的患者,只要跨入检测区,就可以接受检测,体温正常者批量快速通行。
昆医大附二院:放宽部分处方药量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各科室门诊也一直坚持开诊,并严格对入院人员进行体温监测。
患者入院就医时,分诊护士除了维持良好的就诊秩序,还配合出诊医师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门诊医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经诊治评估后,合理增加单次处方用药量,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及老年病患者,将处方用药量放宽至3个月,减少其来院就诊次数。
省二院:严格排查进出人员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坚持把患者救治放在首位,继续加强感染防控,在科学防控基础上,门诊、住院部全部开放,全面接诊门诊患者,收治住院患者。
在疫情防控期间严格排查进出人员,保障就医人员安全。同时,开设了网上义诊,既满足患者的就医咨询需求,也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省三院:提倡预约挂号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全部正常开诊,正常收治住院患者和进行手术。医院提倡预约挂号就诊,关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滇医通、微脉或拨打电话便可预约挂号。门诊诊室保证“一医一患一诊室”,住院病区采取限制陪护人员,进行探视人员登记、限制探视时间等措施。
省肿瘤医院:最大限度加快病床周转
在抗击疫情期间,不少需定期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临床实验的患者都很担心治疗周期被打乱。省肿瘤医院不断调整肿瘤患者收治政策,制定差异化的就诊策略,针对不同患者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和方案。
同时,增加了每天专家门诊挂号数和病区收治病人数,鼓励开展日间化疗、日间手术业务。按照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的原则开展医疗工作,最大限度地加快病床周转。
省中医院:清除院内感染风险
省中医院从门诊预约、预检分诊到患者住院检查治疗,优化了就诊流程,加强院内感控、传染病管理,确保感控培训全员覆盖,清零院内感染风险点。
医院落实后勤保障工作,从药品、资产、食堂送餐到保卫工作,科学统筹安排,并加强科研和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确保教学安全。
市一院甘美医院:接诊人数逐步增长
从上周起,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接诊人数就已开始大幅增加,目前一天的接诊量约1700人,比上周增长约30%。
预防接种3月2日正常开展,需要提前在网上分时段预约。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入院人员须戴口罩,配合量体温、扫码。同时,该院采取了增加诊室、加大候诊座位间隔距离、提倡预约就诊等举措,避免排队和交叉感染。
市延安医院:患者吃上“安全饭”
为了让患者及家属吃上“安全饭”,昆明市延安医院选派40名专业配餐员,每天为患者和家属订餐、送餐,以此避免餐厅人员聚集。
与此同时,医院继续开通专属患者营养饮食生产线,25名厨师每天为患者提供包括流质、半流质、软饮食、低脂低盐饮食、自制面食、现煮蔬菜汤、营养炖汤等营养餐饮,还提供特色餐饮。
市儿童医院:全面保障正常开诊
从疫情发生以来,昆明市儿童医院一直全面保障正常开诊,同时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昆明市儿童医院医务部主任吕孟兴提醒,为了持续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患儿家长带孩子入院就诊时,依然必须要戴好口罩,并配合测量体温、扫码,做好相应的自我防护工作。
市妇幼保健院:全流程24小时畅通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在全力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及时为孕产妇提供产检、分娩服务,缓解孕产妇检查、住院难。目前,全院各门诊、住院病区接诊的患者数量快速增加,逐步恢复母婴健康保障工作常态。
全院严密防控疫情,加强所有来院就诊人员的预检分诊,在门急诊环节严把入口关,确保安全有序的就医环境。同时,对每一个急需住院的孕产妇及其他妇产科手术病人,24小时响应,从门诊到住院,接诊、检查、分娩、手术、护理,全程畅通,时刻守护。
省疾控中心结防所:为患者邮寄药品
在抗击疫情期间,省疾控中心结防所临床部防控、防痨两不误,全力保障患者诊疗、用药需求。
省疾控中心结防所临床部是结核病临床治疗的定点机构,同时参与全省结核病临床诊疗技术指导工作。结核患者可就近到医院复查,通过微信把复查结果传到临床部,再由临床部医生根据结果开药,由工作人员代病人交费取药后通过快递把药寄给患者,保证了患者治疗不间断。(昆明日报 记者彭惠玲 黄河清 廖晶蓉 张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