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时评 正文
疫情期封闭式物业管理标准该啥样
春城晚报    03-10 10:00:28

最理想的情况是,既有相关国家标准,也有地方标准。前者,根据全国情况制定;后者,因地制宜制定。

“测温枪看也不看就放进来了。”“看看别人家的电梯,再看看我们。”“检查车还要检查后备厢。”……当封闭式管理成为社区疫情防控的共识后,社区管得怎么样,是松了还是紧了,业主中开始出现争议抱怨。面对防控措施执行的尺度差异,北京不少物业公司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指导社区封闭式管理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并根据疫情防控需求适时调整。(3月5日《北京日报》)

虽然住宅物业服务是有相关标准的,但在疫情防控期间,住宅小区作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现有标准未必完全适用于疫情防控。此次疫情暴发后很多城市宣布严格实施居住小区(村)封闭式管理,从实际情况看,封闭式管理对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争议。

在测试体温、出入检查等方面,有的业主觉得社区管理太松,而有的认为管理太严。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对于同样的封闭式物业管理,业主们众口难调,看法不一。其二,物业公司管理不严、部分人员素质不高,导致管理时松时紧。其三,管理与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当然,部分社区封闭式物业管理松与紧,还与社区周边及社区本身的疫情形势有关。有的社区周边或社区内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物业管理必然很严格。但另一些社区周边及内部比较安全,物业管理就会松一些。此外,物业管理是松是紧,还与街道办等重视程度有关。

显而易见,社区应对疫情需要统一的物业管理与服务标准。如果有这样的标准,物业公司管理就有标准可依,有关方面和居民对封闭式物业管理进行监督、评价也有了依据。同时,这种标准还能避免物业管理方与业主发生矛盾,更有利于社区在抗疫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期待国家有关方面或各地有关部门,及时制定统一的应对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业管理标准。这样的标准,首先应该是强制性标准。因为疫情关系到社区居民乃至城市市民的生命与健康,只有强制性标准才能倒逼物业公司严格执行,避免防控措施松紧不一。

鉴于各个社区疫情风险不同,应当实行分级管理。譬如,社区及社区周边没有发生疫情的,风险相对较低,管理力度与风险等级要相适应。一旦社区出现确诊病例,则应把社区风险调到最高,实施最严格管理。目前很多地方已实行分级分区管理,社区物业管理也应如此。

另外,物业公司不能只重视管理防疫,更要重视服务防疫。重庆4日发布了《物业小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从适用范围、术语定义、基本要求、现场管理、环境卫生管理、人员防护、疫情上报等8个方面规范物业小区疫情防控技术标准。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最理想的情况是,既有相关国家标准,也有地方标准。前者,根据全国情况制定;后者,因地制宜制定。总之,制定相关标准越早越好。2018年有关方面已经在研究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物业服务安全与应急处置》,希望该标准增加疫情防控相关内容后早日出台。(春城晚报 作者冯海宁)

    编辑:周然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