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时评 正文
为防疫拒收现金是“霸王条款”
昆明日报    03-16 08:40:28

自疫情发生以来,人人害怕被染上病毒,有的人甚至患上“强迫症”,看什么东西好像都是有毒。为了防止感染,大多数人喜欢使用“无接触式”交易,买东西都习惯掏出手机来扫一扫。“手不沾钱”——不接触现金上留存的细菌,在一定程度上确可有效降低污染。

然而,事物就怕使“过”,一“过”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久前的某一天,在某农贸市场,一顾客选好物品,掏出现金支付,可卖方硬要顾客用手机支付。顾客说不会用,对方一脸的不高兴。最后勉强收下现金,并找补了零钱。待顾客转身离开,卖方嘴里迸出一个极不文明的字:“土”!

用什么方式支付,完全是个人的自由,国家没有规定,用电子支付就是“洋气”。何况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公众安全、干净使用现金,银行已采取加大原封新钞投放力度、组织金融机构对回笼现金进行杀菌处理等多项措施。人民银行还向全国安排调拨很多新钞。对疫情防控期间回笼的现金,采取紫外线或者高温等消毒措施,存放一段时间后才投放市场。

我们国家一贯鼓励现金、非现金等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谐发展。疫情防控期间,为减少人员接触,可优先采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手段。各商家应尊重消费者多元化支付方式选择,做好服务与沟通,避免出现拒收现金情形。如果拒收现金,不仅是不合理行为,也是不合法行为。(昆明日报 泓凯)

编辑:钱嘉榀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