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成了高频词,与之相关的一切,每天都在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是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有效渠道。疫情防控,刻不容缓,总有一些人需要“逆行”。
在呈贡区雨花街道,他们是出入门时拿着额温枪监测、拿着出入码请你配合的人;他们是登门入户,询问你及家人健康状况、生活需要及活动轨迹的人;他们是即使你在睡梦中,也在为你值守,筑牢防疫墙的人……
疫情发生以来,雨花街道在各级党组织坚强领导下,统一部署织密防线,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体系,同心同力,坚守战“疫”阵地。
“肖书记发烧了”
肖华发烧了。
2月18日晚9点,刚刚从社区防控堵卡点回到家的他感觉到有点累。从除夕当天紧急动员,雨花街道及5个社区全员投入疫情排查、防控工作中,肖华作为营盘社区党支部书记,已经连续工作27天。“可能是太累了,睡一下就好了。”
他习惯性地摸了一下额头,有点发热,赶紧拿出水银体温计一量,37.8℃。肖华心头一紧,脑子里飞快地过了一遍第二天需要做的工作,立即打电话向街道党工委书记范文涛说明情况,打算把第二天的工作交代给同事,到医院做检查。
“你在家做好防护隔离,不要接触家人,我来接你上医院。”范文涛有点着急。他一遍遍回想着防控防护的每一个细节,在脑中排查可能出现的缺漏,他担心这位“战友”大哥的身体。营盘社区省外居民和租户比较多,作为雨花街道的重点排查社区,范文涛记得在入户排查时,肖华把风险最高的排查对象都安排给了自己。“从春节前开始,大家一直工作在一起,如果哪个万一真的感染了,后果难以想象。”
拿到检查结果,排除了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感冒,是医生给出的结果。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老肖这段时间太劳累了,抵抗力有点下降,明天你在家好好休息,有我们在你不用担心。”范文涛“命令”道。
第二天早上8点不到,范文涛先到了营盘社区,打算帮老肖交代一下工作,但在社区防疫堵卡点,他又看到了肖华的身影。“昨天吃了感冒药,睡一觉起来烧已经退了,人手本来就紧,不用休息也没事。”肖华解释着,口罩上面露出他带着笑意的眼睛。所有同事都在战斗,他也要坚守自己的战场。只是,口罩之外又多加了一个口罩,吃饭的时候,他一个人抬着盒饭离大家更远了。“不能把感冒传给其他人。”
在雨花街道的5个社区里,营盘社区是最为特殊的。辖区内主要有颐明园和蓝光天娇城两个小区1万多户2万余人,居民中有很多省外购房者,还居住着外国留学生。
肖华和同事结合辖区实际,将营盘社区两个小区的多个出入口关闭,留了人行、车行口各一个。社区12名正式工作人员,巡防队、党员志愿者、街道党员先锋队、多个区级机关单位总动员,60多人24小时轮值。对于进入小区的人员,都要经过体温监测、检查防护措施、登记证件、扫码这些基本步骤。企业复工后,小区出入人员增多,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在出入排查登记工作上,人员出入较为集中的时段,很容易在登记处形成聚集,增加风险。
于是,营盘社区在对辖区住户身份进行核查后,发放“营盘社区小区住户出入卡”和 “营盘社区小区车辆出入通行证”,登记流程和时间减少,通行效率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我的身份是党员”
“范书记又走了,找他得去疫情防控点。”这让“掐着点”前来递交工作请示的小刘又扑了空。
雨花街道党政办工作人员小张悄悄向记者展示了范文涛留在桌上的工作记录本。每一天的记录都是从早上8点开始,疫情防控相关内容事无巨细。仅1月24日大年初一,记录在册的工作内容就有11项,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工作几乎细分到了每一个小时。
雨花街道5个社区36个防控点,每天他都得走一遍。所有问题都了然于心。2月6日起,昆明市所有小区都开始实行封闭管理。街道辖区内的两个城市社区,人员结构复杂、小区路口较多,出入口管控难度大。范文涛再次走访了之后,现场与交警、派出所、社区、物管等部门协调,大家通力协作,科学制定了出入口管控的方案。
“越是危急时刻,党员越要冲在前。”一名党员志愿者说着,正了正自己胸前的党徽。“我的身份是党员,防控一线亮身份,群众看了更安心。”
疫情防控,党员在前。这是雨花街道党工委全体党员的共识。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雨花街道党工委和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立即行动起来,机关党支部、青年人才党支部和5个社区党组织积极组建由党组织书记带头的党员先锋队,全体党员主动请缨,放弃假期休息时间,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目前,街道共有18个党组织480名党员干部直接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工作。
在社区宣传栏、各居民楼栋、公示栏,5000余份宣传材料张贴;在社区主要干道,楼栋单元门口、电梯口,疫情防控工作手册、疫情防控倡议书、温馨提示等80000余份宣传材料向社区居民发放。分片包干,对社区居民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摸排走访,全面掌握辖区居民情况,将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宣传到每一个居民。
昆明市中医医院作为街道党建联盟的成员单位,同时也是呈贡区发热门诊公立医疗机构,在保障医院正常就医的情况下也积极为街道提供医疗指导。
雨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日常排查等工作之外,街道依托全省综合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网站、工作群等各类信息化平台,及时推送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和专业知识,引导群众认真学习,自觉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让党旗飘扬在抗疫一线。
战“疫”有我们
进出回回营社区的两个出入口,从1月28日起都贴上了中英文通告。
回回营社区党委书记马会祥说,由于社区在大学城附近,有不少留学生。“我们特地贴上了中英文通告,让大家更理解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
马会祥走路还有点缓慢,年前因摔伤导致的开放性骨折还未痊愈。尽管医生叮嘱他需要长时间静养,但疫情发生后,他主动结束病假返回工作岗位,一瘸一拐地坚守在防疫一线。“又是一个犟脾气。”面对和自己同样倔强的“战友”们,范文涛只有摇摇头,却打从心底佩服他们的尽职尽责。
每天清晨起床换药后,马会祥便匆匆赶往社区,检查南北疫情防控卡点,到社区卫生院询问发热居民情况,带领社区“党员先锋队”到居民家排查,每天平均工作14个小时以上。社区的“大喇叭”里,也常常传出他的声音。疫情导致肉类供应紧张,马会祥赶紧联系了定点屠宰厂,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严格消毒后宰牛,保障了大家的鲜肉供应。社区人口近2000人,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他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在街道和呈贡区多部门的帮助下筹措物资,保证了每人至少一只口罩。在社区采用募捐的方式,通过呈贡区红十字会向湖北捐赠了6000元。
2月24日零时起,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调整为省级三级应急响应,复工复产步伐加快。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不是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而是统筹兼顾的必答题。
“截至上周,社区内共有99家商户复工复产。”明潭社区党支部负责人介绍。随着疫情的发展,严防输入成为工作重点。明潭社区党员先锋队持续发挥作用,充分运用“云南抗疫情”“云南健康码”“昆明入城信息申报”等小程序,在两个疫情监测服务点严格落实扫码登记工作,严格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积极主动为居民办理了《明潭社区小区车辆出入卡》《商铺员工出入卡》等,确保了辖区居民出行和小区内商铺的正常营业。做到重点人员即时排查、当日清零。
为了方便居民复工,明潭社区党支部当起了桥梁,积极与昆明公交七公司四十二车队对接,在时代俊园的两个疫情监测服务点靠左200米处,增设了两个临时站点,以满足辖区居民复工复产的出行需求。
针对近期返程复工复产人员增多的问题,社区党支部及时组织3名党员先锋队队员为复工复产人员办理社区居住人员健康监测证明,最大程度方便社区复工复产人员,截至3月4日,已为社区复工复产人员办理社区居住人员健康监测证明124份。
一个多月以来,下庄社区的居民们已经习惯了“大喇叭”的存在。每天四五个小时循环播放的新冠肺炎防控政策和知识宣传,以及多次入户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让大家对疫情防控信心十足。原本进出社区的30多个路口收缩为5个,居民们虽然有些许不便,但是看到24小时不间断值守的监测员,看到每天上门对返昆人员的监测,更安心了。
在雨花社区,党员先锋志愿队、社区工作者、联防工作人员组成了战“疫”主力。为避免疫情的“输入”,社区内居民购买物品,全部统一送到社区检测点,再由工作人员统一进行消毒处理后,通知社区居民前来监测点领取。大件的物品老人家搬取不便,这时检测点的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便主动当起了社区居民的“搬运员”“快递员”“换气工”。
一人一点微光,汇聚在一起就是暖阳。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调整为省级三级应急响应,云南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实现清零,公园陆续开放,好消息和春天一起来临。
然而,坚守在雨花街道辖区的每一名“战士”都明白,越是此刻,越不能放松,不到摘下口罩的那一天,大家都必将继续坚守阵地,同心同力,战“疫”到底。(昆明日报 记者姚丹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