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谁家闺女有花戴
昆明信息港    04-03 08:21:28

花于昆明人而言,是生活中最普通的存在。

家里茶几上的花瓶里,一年四季鲜花不败。单位里办公桌上,网上预订的鲜花每周定时更换。下午茶时分,一杯馥郁芬芳的花果茶,搭配本地的鲜花饼,成为多少人手机里相片的主角。各大公园里,鲜花同样是主题。春天圆通山的樱花潮、夏天翠湖的荷潭月色、秋天大观楼的金秋菊展、冬天黑龙潭的腊梅身姿,牵引着昆明人寻花的足迹。

实在的昆明人,爱花也爱得实在。相较于现在追求颜色、花型的外貌型审美,昆明人更偏爱有着清幽香气的花儿。

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两旁梧桐树用巴掌大的绿叶搭成凉棚的金碧路上,总能看到卖缅桂花的老人。在路边树下的小凳上坐着,脚边竹篾小挎篮里放着一朵朵莹白微黄的缅桂花,上面用清水浸润得微湿的阴丹蓝色棉布盖着。小女孩们总能向母亲要钱来买花,蹲在老人的篮子前,轻轻揭开布,仔细地挑选出一对大小、颜色最一致的花。挑的时候只能跷着兰花指,轻轻捏住花儿短短的梗,小心地拿起捧在手里,递给卖花的老人,看她熟练地用一根棉线缠住两朵花,最后留下一个线圈。小女孩接过花儿,系在胸前的扣子上,一直到花儿干枯变成铁锈红色,才舍得扔掉。在盛夏里,那一股股若有似无的香气,映衬着连天蔽日的树荫,是多少昆明人记忆深处的印记。

进入90年代,卖花人的身影开始出现在菜市场里。那时,鲜花的品种逐渐丰富起来,而夜来香和玉簪花是最被喜爱的黄金搭配。夜来香花朵小而洁白、香气清雅,玉簪花颜色艳丽但无香味,两种花搭配着插在花瓶里,既养眼又提神。这两种花的花期也长,花枝上的花朵相继绽放,插花的水换得勤一些,可以插两三个星期。

2002年12月20日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投入试运行,让更多的花出现在昆明人的眼前。2014年,地铁1号线开通,其中一站就是斗南。至此,昆明人坐着地铁买花成为日常,买花的方式也从街边的论朵买变成鲜花市场里论斤买。

有省外的朋友说,昆明人买花像买菜。爱花的昆明人说,爱它可亲可近的美,而不是不可触碰的娇贵。

谁家闺女有花戴,美了容颜,熏了微风。昆明人与花的故事,还在延续。(昆明日报 记者关兰)

编辑:刁凤云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