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盘龙区陆续发布了长地埂村、白龙寺村、世博片区、青龙山片区(金殿分区)的规划调整公示,涉及调整面积超6千亩。调整目标都是在原来规划的基础上增加居住人口,总数约2.6万人。
从地图上看,这4个片区都在世博园周边,其中世博片区的规划本身就包含世博园,长地梗村和青龙山到世博园也非常近,就连最远的白龙寺村,到世博园的距离也不到1公里,所以都可以看成是未来大世博片区的一部分。而盘龙区调整上述项目规划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充分利用世博园更新改造的机遇,进一步做大世博板块。
世博片区第二轮开发高潮即将到来
昆明世博园建于1999年,运营至今已经有21年历史。当年,几乎与世博园建设同时,周边掀起第一轮房地产开发高潮,持续时间约10年,形成了以世博生态城为代表的世博板块高端楼盘群。2010年后,世博板块地产开发进入低谷,除了世博生态城延续零敲碎打的开发模式,片区几乎没有新项目问世。
2016年,华侨城成为世博园大股东后,昆明世博园的提升改造提上议事日程。2018年,华侨城主持召开了昆明世博园提升改造研讨会,2019年7月,世博园提升改造项目启动,拟定工期3年。按照设计,改造后的“新世博”将打开大门成为“无界世博”,通过绿道与周边互联互通,实现全域资源整合,并激活片区生态资源,将世博园景区、呼马山郊野公园、金殿风景名胜区通过健康步道有机串联。建成后,它不仅服务于区域内的居民,还将在未来服务于约150万城市常住人口的生活休闲需求,以及每年入园的海内外游客的旅游度假需求。
昆明世博园提升改造工程预计2022年初步完成
为更好地适应新世博“融园入城”的发展要求,近期,昆明市规划局还调整了世博分区的规划,在8.67平方公里范围内增加了更多的居住用地和教育等生活配套,使得世博片区从公共园林向文旅+居住的方向发展。
盘龙区调整规划的四个项目,要么本身就在世博片区,要么距离世博片区非常近,有的只是一路之隔,都是两年后打开大门的新世博园的受益者。盘龙区在这个时间点上特意上调几个片区的居住人口容量,显然是想借“无界世博”的IP,让世博园的影响力辐射到周边区域。
从开发空间看,盘龙区在世博片区除了调整规划的四个项目,还有不少潜在开发土地,比如酝酿搬迁的醋酸纤维厂,东三环至西南林大片区,甚至呼马山、白沙河一带,因为按照规划,世博园到呼马山还将新修一条道路,世博片区和白沙河片区有望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