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理念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去年顺利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县考核验收的基础上,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接续奋斗,聚万众之心,举全县之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把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山水维西·幸福家园’建设好、打造好、守护好。”日前,云南维西县向全县干部群众发出动员令,维西实施“三大”行动,按下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快进键”。
维西“三大”行动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 供图
实施“增绿”行动,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生态文明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人养树、树养人” 的传统文化经久不息地流淌在维西各族群众的血管里。
趁着好春光,维西县以建设“三江并流”生态屏障为目标,以项目为支撑,以落实“八字要求”、创建“四美”活动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民义务植树150万株,完成补植补造10万亩,新增造林2万亩。按照“城市园林化、农村水墨画”的规划目标,以最美城镇、最美村庄、最美家庭、最美人物“四美”创建活动为抓手,精细化打造省级园林县城,扎实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和最美村庄建设大幅增加城镇绿化面积。
维西“三大”行动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 供图
实施“护绿行动”,守护绿色家园
维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到2376.98平方千米,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53.1%。围绕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要求,维西县委、县政府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编制生态文明县建设规划,制订生态文明县建设规范性文件;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争取国家重点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年度目标考核中的权重,在全县各级评优创先活动中严格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用好生态保护监管利剑,及时发现及时纠正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打击盗伐盗猎野生动植物行为,严防森林草原火灾,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严查严惩,绝不姑息。
同时,大力实施节能技术、工艺示范项目,大力推广节能产品,在广大城乡安装太阳能路灯,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和节柴灶。创新生活垃圾科学处置机制,建立了“户集、村收、镇运、县乡处理”的收运体系,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日处理”。目前,城区及周边的乡镇生活垃圾,由县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处理,其余乡镇予以焖烧灭菌。“河长制”落地生根,河道整治、面山治理、水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维西县环境质量呈现稳中趋好的态势,城区空气质量为一级标准,县境内地表水2个主要监测断面均为Ⅱ类,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维西“三大”行动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 供图
实施“绿色品牌”行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维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维西最强大的生命力、最核心的竞争力和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全力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之本,把澜沧江干流电站建设作为全县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民生工程,用情用力做好协调服务,千方百计为电站建设顺利推进创造良好条件,加快水电产业发展步伐,水电业成为维西经济快速发展、结构优化的强大引擎。
维西“三大”行动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 供图
维西“三大”行动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 供图
紧盯“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等关键环节,重点发展中药材、冰葡萄、核桃、糯山药、生猪养殖等绿色产业,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龙头示范带动作用,做优“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把绿色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和后发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业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起来,主动融入全省全域旅游建设和大滇西旅游环线,加快发展“智慧旅游”,提升旅游整体实力。(云南网 记者杨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