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时评 正文
“五一游”除了门票优惠还需出新招
云南网    04-27 11:32:22
云南民族村“绕三灵”活动。景区供图

五一小长假将至,云南90个4A级以上景区均已执行门票价格一律优惠50%的规定,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103个景区进行巡查、检查,确保价格政策严格落实。实行门票优惠,有利于促进云南旅游业回暖,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还需要有更多的新招,方能焐热旅游市场。

云南好山好水多不胜数,旅游业的底板硬朗,但鉴于疫情防控这个变量,要复苏旅游市场,就不能固守老路子,必须有新玩法。疫情影响,大型团体游肯定不如以前,但“小包团”、短线游会增加,本地游客会大幅上升。在营销策略上,旅游业应想方设法最大限度激活本地市场。这就不能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需要提升旅行社的服务水平,旅行社、酒店、景区之间也需要更密切的对接,推出的旅游产品应符合疫情防控需求。

旅游出行,吃喝玩乐。吃是首位,防范的重点也集中于“病从口入”。若游客自带食物,就应该为其提供特定就餐区域,以便于卫生防护;若游客选择在景区内就餐,景区就要提供安全的就餐形式,如“分餐制”“自助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等,以达到阻断飞沫传播的效果。景区还需要为游客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与服务,如配备充足的洗手消毒设备,提供体温测量服务,给需要的游客提供一次性口罩等等,把这些细节做到位,才能体现出旅游景区对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措施。

提升景区的卫生安全防范,关键还要有配套设施。在景区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应实施总量限制,提前考虑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引导短途游客、长途游客群体有序释放出行需求。如通过在工作日、节假日不同时间实行差异化定价等手段,分流节假日客流;借助信息技术强化疫情防控,购票、付款等,减少人员面对面接触和钱物传递机会,包括在景区推广人脸识别入园、无人机扫码付费、机器人检票等。这些,显然符合当前疫情防控的实际,又能刺激游客的好奇心,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卖点。

对具有康养健身性质的景区,也应强化技防、人防等措施,保证有序接待。自助游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旅游休闲形式,后疫情期会备受青睐,应重点开发休闲度假、生产(生活)体验、健身康养等的旅游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重点培育自驾游、自行车游和徒步游等旅游产品;改变传统接待模式,提供非聚集式的住宿和用餐环境,确保旅游过程的卫生安全。

山水田园类型的旅游产品,相比其他更符合近期旅游需求。由于疫情防控,当下游客可能对人员密集和室内旅游项目接受度较低,而那些地域开阔的特别是山水型、田园生态型景区,可能会备受追捧。业界应尽快梳理当地旅游资源,对山水田园等便于游客分散的景区,应在完善条件的同时,加大推介力度,充分发挥吸纳作用,避免“藏在深闺人未知”。(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张全林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