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省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云南日报    04-29 07:53:28

记者从4月27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9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我省全力抓实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

从水环境质量情况看,全省河流总体水质为良好。六大水系中,红河水系、澜沧江水系、怒江水系、伊洛瓦底江水系水质优;珠江水系水质良好;长江水系水质轻度污染。26个出境、跨界河流监测断面均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达标率100%,与上年持平。

九大高原湖泊中,抚仙湖、泸沽湖符合Ⅰ类标准,水质优;阳宗海、洱海符合Ⅲ类标准,水质良好;滇池草海、程海(氟化物、pH除外)符合Ⅳ类标准,水质轻度污染;滇池外海、杞麓湖、异龙湖符合Ⅴ类标准,水质中度污染;星云湖劣于Ⅴ类标准,水质重度污染。抚仙湖、泸沽湖、滇池草海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

2019年全省共监测369个国控省控河流断面及湖库点位。其中,水质达到Ⅲ类标准以上、水质优良的断面占81.3%,与上年持平;劣于Ⅴ类标准、水质重度污染的断面占4.6%,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的断面占82.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省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总体稳定,按单因子评价,36个地级水源中34个水源满足或优于Ⅲ类水质要求;176个县级饮用水源中174个水源满足或优于Ⅲ类水质要求。

按照“一个断面、一个方案”的原则,我省全面推进地表水劣Ⅴ类断面整治专项行动。我省纳入《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的昆明市“通仙桥、富民大桥”、楚雄彝族自治州“西观桥”3个劣Ⅴ类断面整治取得阶段性进展。国家采测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昆明市“通仙桥、富民大桥”断面水质为Ⅴ类、楚雄州“西观桥”断面水质为Ⅳ类,实现稳中有升。

随着全省水源地保护攻坚战的深入推进,2019年我省完成全部县级及以上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清理整治工作和县级及以上不达标水源水质达标方案分类制定工作。初步完成全省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一张图”第一阶段数据集成,为下一步实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张图”奠定了重要基础。与此同时,全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专项行动稳步推进,截至目前,所有具备集中治理条件的园区均已采取自建或依托方式,实现污水集中治理。

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决战之年。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统筹部署,切实做好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聚焦碧水保卫战各项任务目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涉水标志性战役,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良的水环境支撑。(云南日报 记者胡晓蓉

编辑:王竣彦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