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2020打开生活新方式
春城晚报    05-09 09:22:23

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你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近日,记者采访了各行各业的市民:不能外出,宅家里和家人交心的时间多了;点不了外卖,趁机解锁了种种厨技;洗手不再一冲而过,而是手心手背20秒;桌上少见的公筷公勺,现在成了必不可少……昨日,参加省“两会”的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们在接受晚报记者采访时,说起疫情带来的生活新变化也深有感触。代表和委员以自身体会和感受,呼吁大家积极拥抱这些正向新变化,继续保持好的卫生习惯。每一点努力,都能帮助复工复产有序推进,让我们最终走出疫情的阴霾,重新拥抱美好生活。

代表委员声音

省人大代表、鹤庆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杨纯娟

开启线上直播上课新模式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疫情给我们带来很多改变。就比如以前我喜欢户外锻炼,也喜欢和家人一同踏青郊游,但今年以来,出门的次数明显少了,户外娱乐活动基本改成了在家看书、追剧等。

今年,我带的是高三毕业班,随着高考临近,教学压力山大。尤其是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学的日子遥遥无期。一开始用手机软件给学生们布置作业、检查作业、指导学习,而后老师们开启了线上直播模式。

第一次上直播网课感受太深了。以前我们在教室上课,面对的是学生,在家直播上课,面对的是镜头。当时,我心里特别忐忑,学生们都高三了,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生怕上课的效果不好。

好在3月底学校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开学,目前课程进展比较顺利,希望学生们尽量少受疫情影响,都能考出好成绩。

省人大代表、云南下关沱茶(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张振兴

信息技术让云南茶企走得更远

我是一名企业代表,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工作。从目前市场营销的趋势看,线上销售将会是未来增长最快的渠道之一。从我个人的生活习惯来说,以前我很少看直播,也很少在网上买东西,更喜欢在线下购物,这样对物品的感受会更直观。

受疫情影响,最近这段时间我开始尝试看直播,也会在网上买东西,购物习惯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结合工作来看,我在一些直播平台,也看到了云南茶企的改变,很多茶企开始通过线上渠道销售商品,这也是未来工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线上信息技术的赋能,让云南的茶企走得更远、品牌影响力更大。

省人大代表、红河州泸西县永宁乡副乡长陶燕

村民更注重个人卫生和生活环境

在今年履职过程中,我更关注基层村组干部的待遇问题。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实行网格化管理,对外出务工返乡人群,要求基层村组干部全面摸排个人信息和密切接触者的情况,所以他们压力很大。最让我感动的是,很多村小组长不计报酬、不讲条件,放弃了自己家里春耕生产的活计,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进行返乡人员的摸排和管控。

疫情逐渐向好之后,我发现了一个新的变化,我们的村民更加注意自己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在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提升中开展的工作都非常配合。村容村貌提升中,老百姓开始主动拆危、拆旧,在家庭和个人卫生上,很多人都主动配合消毒,同时自己也养成了随时洗手的良好习惯。

省政协常委金飞豹

更多人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长期关注体育旅游、运动旅游的我不得不暂时改变传统户外运动方式。由于不能出门,我就在家里的跑步机上跑步,在我的带动下,家里的小孩及其他成员都开始在家中开展体育运动。疫情缓解后,我们才能重新回到室外广阔的天地中进行体育锻练,享受户外运动的快乐。

此次疫情,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接下来人们会更加注重健身,体育活动将更受人们的欢迎,体育产业也会有较大的发展。

网友声音

@豆(医生)

戴口罩流感都少了好多

我在口腔医院工作,需要“武装”得很严实,诊疗环境越来越热,但只有克服,防御是为了自己,也为了患者。大家都戴口罩,似乎流感都少了好多,也算是抗疫额外回报吧。

我还要承担教学任务。4月我们开始线上教学,平时严肃的、讲课几十年的主任也要变身成“主播”,她说还真有点慌。面对未知的事物,都有点恐惧,学院多次组织教医师学习,计算机中心的老师协作完成两个月来的线上直播课。医学课程和一些人文课程不同,需要理论课与实验课同时完成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现在不能上实验课,理论课的老师只有想更多方法在这个难以互动的空间教学。

这是个挑战,尤其是没了学生的眼神交流,老师对课堂进程的把控就难了许多,不知道所讲的内容学生接受了没,虽然可以现场提问,但不容易实现。不经历一次不知道眼神的可贵,还是希望能早点回到线下课堂,师生能面对面交流。

@十二(公务员)

被自己的厨艺震惊到了

我有吃宵夜的习惯,以前每个星期我家至少点4次外卖,小肉串、小龙虾、卤面、蛋糕等等。疫情期间,外卖是不可能了,基本都在家自己做了吃。吃货的动力,让我把自己爱吃的糕点都做了一遍:雪媚娘、欧巴、抹茶蛋糕、豆奶蛋糕……自己吃胖了不只一圈,也解锁了不少技能,厨艺大大提升。

@知青老六(退休)

公共场所洗手台多了

以前出去吃饭,要找洗手的地方,只有去卫生间,在商场里有时卫生间要绕很远,很不方便。现在很多店里都设置了洗手台,有的还放有免洗液、消毒酒精,洗手很方便。经过这次疫情,大家的个人卫生习惯都变得更好了,饭前洗手、公筷、公勺,还有可能是因为都戴口罩的原因,随地吐痰的人都少见了。

@老兵(退休)

排队不再人贴人

五一时去弥勒玩,中午在当地一家有名的卤鸡米线店吃东西,人很多,队排出很长去,但是大家排队时都自觉互相保持一点距离,不是后背紧紧贴着了。这是疫情带来的变化,我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以前去人多的地方排队,都是人挨着人,有的人都贴到前一个的背上去了,很不舒服。有时只能侧着点身,但又不好开口说。现在大家都会主动保持距离,避免了这种尴尬。

市民声音

滴滴代驾李青蓉 有更多时间和家人相处

我从2017年开始做代驾,通常每天工作时间都是从晚上8点到凌晨4点,平均每天的接单量都在6单以上。疫情发生后,代驾需求变少了,从3月下旬开始接跑腿单和代驾相比,跑腿的单子更集中在白天时段,从早上9点多到下午5点多。

有一次,一个客户指定地点让我帮忙买婴儿的奶嘴、奶茶,还有两种零食。因为奶嘴没货,我只能在店里等着工作人员去调货。这一单光是采买就花了3个多小时,送货时间不到半小时。我们收入是根据送货时间计费的,这个单子花费的时间可能是普通单子的2-3倍,但是我想,既然人家家里有小孩,又在疫情期间,不管等多久我都要给客户买到并送过去。

工作之外,疫情期间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之前我的工作“日夜颠倒”,女儿上学的时候我在睡觉,放学回来我又已经出去工作了,一家人基本是各忙各的。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亲戚朋友之间的聚会少了,但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了。女儿开学之后,我几乎每天都接她放学,陪她吃饭,特别享受这种能有更多时间和家人面对面相处的日子。

教育咨询师王璞 开启线上公益课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严峻挑战,也让我们少儿培训人员发掘出更多可能。2月5日,是原本复课的日子,却因疫情一缓再缓,直播、录播等线上培训计划提上日程。

从疫情期间的个人心理疏导,到给孩子们绘画教学,我尝试拿起手机、开启摄像头,用镜头分享,3个月里上了大约100堂不同主题的课,基本是向广大家庭的纯公益分享。

疫情之下,一些家庭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变得紧张,矛盾被无限放大。一堂堂线上公益课后,一个又一个家庭关系得到了缓解,这种成就感让人满足。在帮助这些家庭的同时,也治愈了自己的焦灼感,更解锁了线上直播的新技能。

健身教练、外卖骑手李双全 激发无限潜能

成为外卖骑手之前,我是一名健身教练。过年时,我回了文山老家后,受疫情影响,健身房不得不关门。需要一份工作的我打开手机上的招聘软件,发现外卖平台正在招聘骑手。外卖这个行业在我眼里很好的,但很多人觉得风吹日晒很累,不敢做也坚持不了。我觉得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为别人服务,对年轻人是个磨炼,也很值得骄傲。就这样,我开启了生活的新方式。

现在,我每天送20单左右,收入预计能和当健身教练时持平。能成为外卖骑手也蛮开心的,我会把这份难得的工作坚持下去。

文化传播公司职员文女士 骑共享单车上下班环保还方便

自从我们单位复工以来,我就开始了骑共享单车上下班的生活。因为从家到公司的距离不算远,骑自行车既方便还能锻炼身体,所以我一直坚持。

在同事的建议下,有一天我骑了共享助力车,发现助力车比较轻松一些,但速度会比较快。虽然刚开始不敢骑,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熟悉,我已经不那么害怕了。后来我还特意买了几张优惠券,为了让优惠券发挥最大的功能,现在已经养成了出门前先查看附近的共享单车,然后跟着定位找车。骑共享单车上下班,不仅环保还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出发。(春城晚报 记者杨茜 曹婕 孙琴霞 宋金艳 朱婉琪 罗宗伟 左学佳 张勇)

编辑:曾子芮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