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2020攻坚克难 冲刺加油
云南日报    05-11 08:15:54

政府工作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全面落实 “六保”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力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新时代云南新篇章。

重点抓好10个方面工作

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全面准确把握核心要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决战脱贫攻坚”、“践行初心使命,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力量”的重要指示。

 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贯彻落实。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嘱托、要求和期望,围绕党中央关心的重大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展开的重大部署,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谋划大项目、拓展大空间、构建大格局,集中精力抓经济、心无旁骛谋发展,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云岭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以更大力度扩大内需。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加快谋划一批进国家盘子的“十四五”重大项目,以投资稳发展。

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坚决堵住所有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精准抓好内防反弹,增强防控措施的实效性。把严防边境疫情输入作为重中之重,严阵以待,守好国门。强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疫情防控体系,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防控体系,打一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重拳打击非法出入境活动,形成强大震慑。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实战演练,做到有备无患。加强与周边国家疫情防控联动协作。压实属地责任,坚决把疫情阻挡在国门之外。

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目标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百日总攻行动,确保剩余9个贫困县、429个贫困村、44.2万贫困人口上半年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驰而不息打好“三大保卫战”和“八个标志性战役”。强化综合治理,确保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继续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加强六大水系保护修复和水源地保护。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政府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持续强化国企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加强投资管控,深入开展金融领域风险排查整治,分类处置不良贷款存量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实施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行动计划,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85%,三甲医院州市全覆盖、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县域内就诊率达90%,农村电网、通信网络升级改造全面达标,完成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研发投入强度等规划目标。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八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健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实施千亿技改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优化升级烟草、电力、有色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要取得更大突破。持续打造“绿色能源牌”,发展一批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精深加工一体化产业基地。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筹集100亿元高标准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持续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深入推进旅游革命“三部曲”,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

大力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资源整合共享,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重大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启动云南省实验室建设,推进铝工业、硅工业、新能源电池材料等研发平台建设。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认定省级技术中心20家以上。

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做强滇中、搞活沿边、多点支撑、联动廊带”,构建以滇中城市群为核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带动的城市化格局。

全力推动最美丽省份建设。扎实做好空间规划大管控、城乡环境大提升、国土山川大绿化、污染防治大攻坚、生产生活方式大转变等工作,让“边疆、民族、山区、美丽”成为云南的靓丽名片。

以更大力度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

积极布局新基建。新增光缆线路50万公里以上,确保互联网出省总宽带能力达33T,重点场所千兆宽带覆盖率达40%以上。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快推进数据与其他生产要素深度融合,大力打造数据供应链,充分发挥数据对效率提升的倍增作用。

推动“上云用数赋智”。制定财税政策,建设普惠性服务平台,营造数字化生态,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没钱转”“不会转”“不敢转”等共性问题。

建设产业互联网。聚焦八大重点产业和世界一流“三张牌”,建设综合性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造3-5个垂直领域应用平台。

突出项目引领,加快 “五网”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快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今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9000公里。加快渝昆高铁、玉磨铁路、大瑞铁路等项目建设,力争大临铁路通车,建成丽香铁路,开展昆楚大丽高速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和全省支线机场改造提升,力争昭通等5个机场项目实质性开工。

全面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加强电网改造,完善电网覆盖,加快清洁载能企业用电配套项目建设。推进国家石油炼化基地建设。加快天然气产供销储体系建设,新增天然气管网400公里以上。

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一批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提速滇中引水工程,完成10个重点水源工程下闸蓄水验收、20个重点水源工程竣工验收,新开工50个重点水网工程。

全面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省级物流产业园和口岸物流配套设施建设,发展跨境物流。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农村良性发展机制

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机制。高质量建设“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以及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示范园区。

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新建和改建农村卫生户厕100万座以上,95%以上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全省村庄人居环境达1档标准。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以上。完成农房抗震改造20万户以上。实施“气化乡村”工程。

落实“三农”保障机制。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加快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全面开展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房建设审批管理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无序建房。深化林业、供销、农垦改革,全面完成水利工程产权明晰,全面实施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全面推广农田水利水价改革试点经验。

加强城市更新,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加强城乡规划。优化城乡设计,解决好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承载能力、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连续性。

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养老、托幼、医疗等服务机构布局,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完成1000个以上老旧小区、10万户以上棚户区改造任务。

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放开城镇地区户口迁移政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农民变市民后的社会管理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实现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以上。

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制定住房和房地产业发展规划,“一城一策”促进房地产业高质量特色化发展。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激发各类要素潜能活力。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倍增三年行动。推动财政事权和支出权责划分改革,深化统计、能源等领域改革和农信社等地方金融改革。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快建设中老、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主动参与中缅经济走廊实质性建设,落实落细辐射中心建设15个实施方案。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清单化,深化“一颗印章管审批”,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提升教育发展质量。筹集100亿元以上资金,加快普通高中建设。

推进健康云南建设。筹集100亿元资金实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名家工程,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快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工程。促进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疫苗安全监管。继续实施“安全工程三年行动”,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持续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加大对跨境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扫黑除恶行动。(云南日报)

编辑:周然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