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明公安深化智慧安防小区建设 努力开创社会综合治理新局面
昆明信息港    06-01 09:33:01

居民小区是人民群众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单元,也是破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的关键。据统计,在全市2702个居民小区中发生的入室盗窃案件占全市此类案件总量的30%,盗窃电动自行车案件占全市总量的15%,小区安全防范已经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关键要素。党的十九大以来,昆明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群众住所安全问题,以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夯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3F6A0913

围绕群众关切,明确工作重点

针对社会治安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昆明市公安机关坚持“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从主动作为到牢牢把握工作主导权”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理念,以“平安昆明”建设为目标,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基本思路,深度运用现代科技信息化技术,深化平安小区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感幸福感需要。在认真总结2018年以前居民小区治安星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2019年,昆明市公安局在全市组织开展“无发案小区”创建活动,建立每月小区治安状况监测评定机制,动态掌控治安状况,分级督促指导,督促物业公司落实治安防范责任,不断强化小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同时,辖区派出所将小区治安状况用微信推送给小区住户,引导小区住户关心小区治安问题,踊跃参与到平安创建工作中。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大力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在全市居民小区推广人脸识别探头、智慧门禁、车辆识别系统、高清视频监控等感知前端并与公安机关联网,提升小区技防和管理效能。目前,占全市小区总数12%的323个小区已达到省委政法委、住建厅、民政厅联合确定的评定标准,被评为市级“平安小区”。通过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全市每月刑事警情零接报居民小区,占比由去年的70%上升至今年以来的90%以上,进一步促进了群众安全感的提升。

6

细化工作措施,逐一破解难题

为确保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昆明市公安局成立领导小组,通过出台《昆明市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技术规范》,从视频监控、门禁、人脸识别、车辆管理、身份验证管理、高空抛物监控、入侵和紧急报警等7个方面明确了系统架构、设计施工、数据接口、检查验收、运行保障等标准规范,解决各自为政建设无技术标准的难题;通过积极汇报争取,推动市委、市政府将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纳入市“两办”《关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的意见》,将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和验收,纳入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解决工作推进中政策支持不足难题;通过积极争取区县政府、街道、社区出资配套扶持,动员地产公司、物管公司、小区业主、科技公司等主体众筹共建,解决经费渠道来源狭窄建设经费不足难题。其中,呈贡区委、区政府出台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先后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统筹政府、社区、物业、公安业务需求,搭建统一应用平台,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建成智慧安防小区48个,为全市大规模推广建设提供了经验。截止目前,全市共有510个小区建成智慧安防前端并接入公安平台,其他小区的建设正按计划稳步推进中。

10

工作成效初显,力争新的突破

在推广小区智慧安防前端建设的同时,智慧安防小区服务基层管理、服务公安实战应用成效初步呈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呈贡区洛龙湖社区依托智慧安防小区系统实现非接触式快速摸排和管控,降低了人员接触带来的感染风险,凸显了智慧安防小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强大威力;呈贡分局依托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为“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注入了新动能,有效破解了以往人工采集信息效率低,信息不全面、不鲜活等难题;呈贡区米兰园小区自建成智慧安防系统以来,刑事警情由年均30起下降至1起,辖区派出所依托该系统,在一起盗窃案发次日就快速锁定并抓获入室盗窃嫌疑人蒋某某,得到小区住户的一致好评。西山分局前卫派出所依托智慧安防小区,打造集指挥调度、会商研判等四位一体的“微勤务”指挥室,实现了数据互联共通,形成指挥调度、合成研判、数据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指挥服务实体平台,2019年破案数同比上升了10 %。

前卫派出所图片05

2020年,昆明市公安局将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总结和固化公安实战应用经验,力争在年内将全市有物业管理的1707个居民小区全部建成智慧安防小区,并逐步覆盖全市其他小区,为“平安昆明”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昆明公安力量,让全市人民切实感受到发生在身边的变化。(昆明信息港 记者合宇聪)

编辑:上官艳君    责任编辑:劳学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