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江枫 6月28日上午,昆明市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在云南大学呈贡校区举行,座谈会旨在落实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委常委会第184次会议要求,切实做好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昆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斌,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甘红出席会议。
驻昆各大高校负责就业工作的领导、市级相关部门、主城五区人社部门主要领导和部分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现场。记者江枫/摄
市人社局局长唐琪,通报了昆明市2019-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情况,驻昆高校代表针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发言并进行工作交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和特点进行发言。
昆明市人社局、云南大学共同举办的“校园服务助就业,毕业离校留昆明”现场招聘活动,也在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同步开展。包括云内动力集团、市城投公司、一心堂药业在内的63家昆明市大型企业参加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进场求职大学生1500余人次,现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27人。
参加座谈会的领导巡视了现场招聘会,市人才服务中心、市劳动就业服务局针对高校毕业生关心的档案托管、报到登记、就业创业政策支持等问题,进行了现场宣传和咨询。
据通报, 昆明实名登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0%以上,今年,全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及时出台应对措施,通过强化政策支撑、多渠道开发岗位、抓实创业扶持、提升服务水平、大力开展网络招聘等,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招聘会现场。记者江枫/摄
会议指出,2020年,云南省高校毕业生为25.3万人,比2019年增加4.1万人,全年预计在昆就业高校毕业生为12.3万人左右,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持续增长,结合性矛盾突出,加上疫情影响严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就业压力很大。
会议要求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放在全市就业工作的首位,千方百计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当前,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登记工作,充分发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校园工作站作用,及时发放给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引导毕业生主动报到。要主动延长高校毕业生报到接收时间,及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做到登记一人、服务一人。
要加大岗位供给,通过扩大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规模、国有企业招聘规模,开发基层服务岗位等措施,直接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1万余个,提供就业见习岗位5300个,要加大岗位开发和归集,为毕业生求职提供好岗位保障。
要力保市场主体,继续认真落实税收减免、社保“免、减、缓、延”、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规定,同时推进减免租金、加大贷款支持等,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有效帮助。要着眼于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大健康等“188” 重点产业,加快新兴产业特别是“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产业发展,通过做强、做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总量。
招聘会现场。记者江枫/摄
要认真落实好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抓出成效。“两会”过后,国家和省又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要加大对新政策、新措施的落实力度,确保各项政策及时兑现。
要加大培训力度,今年市政府计划从职业技能提升专账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对驻昆各高校高年级大学生和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1万余人次。同时,加大就业见习工作力度,提高见习补贴标准,计划年内组织5300人就业见习,力争让有培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都有机会参加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各级政府部门要和高校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要做好就业帮扶,对湖北籍高校毕业生要尽快兑现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每人1000元)。对家庭贫困、身有残疾等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要采取“一对一”帮扶,对于实在难以就业的,要用好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性岗位等托底安置政策,确保100%就业。
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各高校要加大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帮助高校毕业生理性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以更加积极、灵活的状态投身就业市场,提高求职成功率。
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人社系统与驻昆高校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坚持信息互通、工作互动、成果共享,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工作机制,共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