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春城,花开正艳。一群孩子在盘龙小学滨江小区的绿茵场上,追逐着滚动的足球,奔跑着。其中还有穿着球服,追着足球像风一样奔跑的女孩子们,烈日下,孩子们没有丝毫躲闪,而是专注在训练中。
孩子们正在训练。记者上官艳君摄
为了增强青少年体质,盘龙小学以校园足球为载体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2015年盘龙小学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本着”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让足球运动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玩转”校园足球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每年10月,一年一度的“小神龙”杯校园足球文化节都在师生的翘首期盼中拉开序幕,红领巾小健将齐聚绿茵场,为冬日的校园增添了一份火热和激情。据了解,以“六级三段三校联赛”为抓手,盘龙小学普及足球基本技能,弘扬足球文化精神,发挥足球育人功能,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每一届小神龙杯足球联赛面向全4600余名学生,三校区举办年级足球联赛100多场,总决赛20多场,同时通过家校友谊赛、师生友谊赛、兄弟学校友谊赛,让师生们乐此不疲的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
孩子们正在训练。记者上官艳君摄
“每次比赛前,我们都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满满的仪式感激发了青少年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民族精神和振兴足球的伟大梦想。同时,举行运动员宣誓仪式,增强青少年尊重裁判、尊重对手的文明守礼意识、服从裁判、遵守规则的规矩意识,顽强拼搏、永争第一的体育精神。比赛中,教练员们更是将足球振兴梦想作为动力,对运动员们进行精神激励。”盘龙小学副校长马利亚介绍,面向低年级的学生,推行足球小游戏、足球操,让他们从小在足球氛围中熏陶感染足球的愉悦和趣味。
孩子们正在训练。记者上官艳君摄
此外,盘龙小学不断完善幸福课程体系,进一步构建幸福身心足球课程,以“3+1”的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足球课,同时以“红领巾小健将畅想盘小足球梦”为主题进行主题式跨学科学习。用一只足球打通所有学科,通过小组合作,在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中来制作足球;用歌曲演唱和演奏来为班级呐喊,为同学加油鼓劲;解剖足球,研究足球的结构和不同材料弹性等;还有足球知识大比拼、绘制足球口号大声喊等。引导同学们制定足球赛制的课程,用数学知识去探究其中原理。在操作中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在实践中感受足球的魅力。学生在享受足球、深入探求足球内涵的同时,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学生们做的手抄报。记者上官艳君摄
盘龙小学足球文化节以足球联赛为中心,辐射阅读、写作、艺术创作、综合实践、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内容,在营造更加丰富、立体、动静结合的文化氛围中,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牢牢根植于青少年思想、灵魂、血脉中。
在“畅想盘小足球梦,培育时代好少年”足球文化节活动中,校园足球更是搭建友谊的桥梁,凝聚班集体的载体,绿茵场上有奔跑的红领巾小健将,足球场边有拍照绘画红领巾小创客,球场上下有忙于服务的红领巾小主人,赛场旁还有加油助威的红领巾小书虫……他们共同编织着我们的盘小足球梦。用拼搏的汗水传承着足球精神,用同心描绘着盘小足球的未来蓝图,用镜头捕捉着追梦足球的瞬间,用文字抒写着绚丽的足球梦。
激烈的比赛中。记者上官艳君摄
马利亚表示,在连续多年的校园足球活动中,盘龙小学足球队在省市区各级联赛中均荣获优异的成绩。更让人可喜的是,学校的足球队中涌现出了很多女队员。学生不仅获得足球运动的快乐,更在比赛中增强体魄,培养了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提高竞争意识和公平意识,更多的孩子在足球课程和活动中更加热爱足球,在足球的浓郁文化氛围熏陶下开始享受足球,参加足球运动已经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也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主要途径。
盘龙小学五(一)班学生鲍钦湛说,学校里会有外教来上足球课,这个是比较有特色的,他也很喜欢。“我从幼儿园大班就开始接触足球,现在学校里有足球课,都会积极学习。偶尔遇到困难,比如受伤了没法训练,但是一直都在坚持。”
激烈的比赛中。记者上官艳君摄
“校园足球开展以后,孩子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刚开始孩子学习足球时很辛苦,偶尔会哭闹,不愿意继续。过了两个月左右,他就能坚持了。而且在生活中,也变得比较懂事,会帮忙家长干家务活,我觉得这跟校园足球是分不开的。”盘龙小学二(一)班学生景成书宇的家长认为,校园足球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强身健体,同时,可以让他体会到足球带来的快乐和能量。
开展“快乐足球 健康校园”活动 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
校园足球已逐步成为盘龙学校体育的特色和优势项目。而这,正是昆明市校园足球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昆明市加快校园足球发展的意见》实施以来,我市校园足球工作全面启动。
激烈的比赛中。记者上官艳君摄
今年,昆明市开展“快乐足球 健康校园”活动 ,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足球育人功能,遵循人才培养和足球发展规律,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普及足球运动,培育健康足球文化,弘扬阳光向上的体育精神,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为提升人口素质、推动足球事业发展、振奋民族精神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将校园足球作为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以普及足球知识、培养足球兴趣为抓手,以完善竞赛体系为载体,加强师资培训,提高训练水平,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的教育功能,努力开创昆明市校园足球工作新局面。
啦啦队为足球小将们加油呐喊。记者上官艳君摄
据了解,昆明市将建立健全校园足球考核评价机制,把校园足球工作纳入对县(区)政府的责任目标考核,并加大考核权重,发挥考核对校园足球发展的导向作用。建立校园足球督导制度,对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和足球特色学校进行动态评估,发挥教育督导对校园足球发展的促进作用。
到2020年底,昆明市将建成符合人才成长规律、青少年广泛参与、运动水平持续提升、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基础条件保障有力、文化氛围蓬勃向上的中国特色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体系。足球普及程度将大幅提升。学校普遍开展足球运动,学生广泛参与足球活动,校园足球人口显著增加,学生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和意志品质明显提高,形成有利于大批品学兼优的青少年足球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体系。支持建设完成170所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啦啦队为足球小将们加油呐喊。记者上官艳君摄
教学改革也将更加深入。昆明市将足球学习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参考和中学学业水平测试范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材施教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标准、教材教法和教学资源等教学要素更加衔接配套,校园足球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到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开设1节足球课;高中阶段学校每两周开设1节足球选修课,全年不少于20课时。
形成赛事丰富、赛制稳定和赛纪严明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注重道德风尚奖的设立与评比,强化球队道德和技能双提高、课余训练、赛事运行等更加规范高效,校园足球运动水平稳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间横向竞争,小学5人制、初中8人制、高中11人制的竞赛办法开展三级联赛,全年比赛场次达到180场以上。
啦啦队为足球小将们加油呐喊。记者上官艳君摄
同时,建立人员选拔机制。根据全国校园足球活动要求开展 “满天星”训练营活动。拟设定6个年龄段,挑选每个年龄段100名优秀青少年足球队员,各参加一天训练营活动。选拔德技双优的运动员参加全省、全国训练营活动。理顺以高中为龙头的中小学足球梯队建设的运行机制,畅通足球特长生培养和输送通道。结合现行招生政策,完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招生办法,足球特长生实行特色学校或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对口招生,初中学校招生不受划片入学限制,高中学校招生增加足球项目指标。
此外,师资配备补充、培养培训、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等也更加多样有效;鼓励学生习练足球和体育道德的综合评价体系更加健全;场地设施和运动安全管理更加完善,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拨付到位,形成青少年校园足球持续发展保障体系。(昆明信息港 记者上官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