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攻破世界罕见有毒有害气体隧道掘进难题 大临铁路红豆山隧道贯通
昆明信息港    07-10 08:57:46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杨敏 通讯员周永勃 王一翔 昨日,由中铁十局承建的大(理)至临(沧)铁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红豆山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国内首例、世界罕见的有毒有害气体隧道掘进难题被顺利攻破,为大临铁路早日开通奠定坚实的基础。

隧道

施工人员顶着高温、佩戴防毒面具作业。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供图

红豆山隧道位于临沧市凤庆县、云县境内,全长10616米,是目前中国铁路建设中遇到的唯一一座汇集8种有毒有害气体、长距离大规模强涌水、高地温、长段落花岗岩蚀变的隧道。其有毒有害气体极高度危险区域达4210米,高度危险区域达3630米,高度以上危险区域占隧道全长的73.8%,施工难度极大。

2017年6月,施工单位在隧道内发现硫化氢、二氧化碳等8种有害气体。由于没有可借鉴的施工经验,施工单位多次邀请石油、煤矿等行业知名专家现场会勘,召开专家会,研究有害气体的处理方案。同时建立特殊地质专业研究实习基地,组织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共同学习,掌握有害气体的防范知识,研讨具体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标准。经过反复现场验证,形成施工工法4项、专利40项,成功解决了多种高浓度、有突出危险有害气体隧道施工难题。其中,“有毒有害气体地下工程消石灰水光面爆破”“有害气体隧道快速降毒”等施工方法和“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数据无线接力传输系统”等成果,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

去年11月,红豆山隧道科研团队还参与川藏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暂行规定的编制,首次将有毒有害气体隧道的危险等级划分标准、预报、监测及风险管理纳入设计及施工规范。    

大临铁路北起广大线大理站,跨越澜沧江后到达临沧市,线路全长202千米,设计时速为160千米。2016年5月开工建设至今,铁路路基完成99%,桥梁完成98%,隧道完成98%,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建成通车后,将结束临沧市不通铁路的历史,有效改善滇中、滇西区域交通格局,助推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编辑:合宇聪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