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毓英积极参加辛亥革命与其父黄德润自费将他送到日本求学有很大关系。
黄毓英之父黄德润是清末民初著名绅士。自费将所有儿子先后送到日本学习,甚至,把孙女也送去日本留学。黄毓英幼年在云南生活,后其父黄玉田去四川任职,全家随之迁往四川。
1903年与其兄黄毓兰东渡日本留学,先后在弘文学院、东斌学校学习。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后,黄毓英立即加入,投身革命。
有史料显示,黄毓英在还有一月即可取得文凭的时候,毅然以“要中华不要文凭”之气魄回国参加辛亥革命。黄毓英在缅甸滇西一带进行革命活动期间,父亲黄玉田曾希望其回家娶妻。儿子不为所动,全身投入革命活动。父亲黄玉田仍然寄给儿子黄毓英钱款,事实上支持儿子的革命活动。
据《续云南通志长编.人物》 载 《黄德润传》:黄德润,字玉田,晚以字行,会泽人。清光绪己丑【1889】举人,庚寅【1890】进士,以知县分发四川。先后署渠县、万县、铜梁、云阳、郫县等县,补授彭县、江安两县,援例升道员,为历任川督鹿传霖、岑春煊、锡良、赵尔巽所识。其属渠县,则禁私铸钱,成效克著;任彭县,则整饬捕务,民教诉理;属铜梁,则创设中学及女子小学,以开风气;属郫县,则订正字音课本,各县争相仿效。每任满回省,均充成都府发审局坐办,则听断严明,数数平反大狱。充川东土税总局文案,越陈大府东川灾情,请发急赈,全活甚众。任边藏饷械局总办,川南禁烟督办、官印局总办,皆举其职。辛亥争路事起,督泸州榷务民国光复旋滇,聘为都督府顾问,随任司法司长、司法筹备处长。地方公益之事:如积资创办东川矿务公司、昆明自来水公司,购建东川同乡会,捐修会泽中学,长三迤总会,扩张成德中学。袁氏称帝,力持正义;护国军兴,督办筹饷局,日夕规画,得款数百万元,军兴赖以不匮。 晚年闭门谢客,绝意世事。“二.六”及“九 . 一八”事变,仍以地方安危所系,出以乡耆组织保安会以维秩序。尝为渠县前任弥补亏空。同乡某某,借用多款,身故焚券,并厚溥其家,人多义之。
黄玉田黄老太爷的生平大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辛亥革命前。
黄玉田参加科考中举人进士到四川做官。庚寅(1890年)恩科进士。清末在蜀,历官渠县、万县、铜梁、云阳、郫县等县知县、道员,川东土税总局文案,边藏餉械局总办,川南禁烟督办、官印局总办,泸州榷务局督办,成都府发审局坐办,等职。创设学校,特别开办女子中学实属不易且难能可贵。具开明务实超前意识。
史料记载:“黄德润,光绪十六年(1890年)参加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31名,同年五月, 任重庆铜梁县县令。黄德润大力兴办教育,他 ‘设立公立蒙学数十所、女学4所,凡七 八岁至十岁幼女均送入学读书习字、学算。’ 黄德润不仅在铜梁开办多处女学,而且 还于1910年在成都开办了女子桑蚕学校,奏响了四川国人自办女学的序曲。”
二是,辛亥革命后。
黄玉田在民国初年的云南地方社会中的声望和地位极高。辛亥革命后回滇,因儿子黄毓英为革命党,并对云南革命贡献尤多,所以黄玉田犹为革命派所尊重。先后出任滇都督府顾问,1913年兼任司法司长、司法筹备处处长,皆充要职。任职不久便辞职而专门从事与社会活动。任三迤总会会长,筹款改建“原清东川矿务局”为股份制“东川矿务公司”并任总经理,《滇声报》总编辑等职,并筹资组建昆明自来水公司,建成德中学。在社会上享有颇高赞誉,所以各界人士都愿请其出头襄助。
1915年黄玉田在护国战争期间,担任筹饷局局长,“日夕规划,得款数百万元,军用赖以不匮。”曾自己出资四千五百元捐赠给救国储金团,因时任筹饷局局长,又提议把此项基金作为筹饷局的开办费。黄玉田出任筹饷局局长将原来在救国储金运动中筹得的五千五百余元拨归军需局查收以添做军饷,在经费上给予护国起义很大的支持。为护国运动做出特殊贡献。
1923年,唐继尧欲纳黄玉田之女黄毓英的妹妹黄毓桐为妾。黄老太爷(黄玉田)愤然带其女黄毓桐赴广州投奔孙中山先生。1924年1月31日,由孙中山做证婚人,黄毓桐嫁给了滇军第一师师长赵济民。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黄玉田看尽各路官宦军阀各色人等为声色名利大打出手不择手段,逐渐淡出社会活动。(作者王斌 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