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西山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打造联防联治新格局,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水平,切实画好市域社会治理“同心圆”。
创新开展“五零”创建,补齐社会治理短板。结合西山区实际,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命案、零纠纷、零盲区”社区、企业、单位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今年内各街道“五零”达标率为40%以上,将“零命案”创建作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西山的重要指标,压实了街道属地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具体实施部门牵头指导责任和创建单位主体责任,实现了矛盾风险联防、社会治安联控、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基层平安联创的良好工作格局。在全区开展命案防控大宣讲活动,发放10万余份命案防控宣传册,制定《西山区加强命案防控护航夜间经济“五条建议”》,在宣传指导、联防联治、严打整治、排查化解、责任落实等五个方面狠下功夫,有效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截至目前,全区保持命案零发。
着力探索“西山之治”,夯实市域治理根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为方向,使党组织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心骨”,全面推广“行政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混合主导型、自治主导型”四种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按照“流程再造”思路,创新打造六合社区“一网六合”以及复兴社区“五心工程”社会治理模式,有力推动民生需求在网格发现,政务资源在网格整合、矛盾问题在网格解决。特别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西山区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和网格管理的重要作用,成立抗击疫情突击小分队临时党支部7个,建立“3+7+X”网格化包保机制,组织54983名平安西山治安志愿者参与到社会面防控工作中,有效将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防控效能。
大力提升“智治”支撑,增强社会治理动力。以“智慧西山”平台为载体,“雪亮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及综治中心与网格一体化运行”的试点县区建设,构建“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强化互联网思维,按照“党建统领、条块结合、一网推动”的工作理念,抓联网、促共享。从信息上优化资源,更加注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治安防控工作深度融合。围绕“雪亮工程”建设要求,加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现辖区视频监控建设“全覆盖”。在业已成熟的“互联网+幸福网格”社会治理模式的基础上,以信息化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以“互联网+”思维,推进“智慧西山”建设,打造西山智能化建设与创新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2.0版本。实现便民服务事项全面覆盖、信息数据采集多网融合、公共服务管理一体运行、为民服务精准快捷。(供稿:西山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