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市三大方面巩固易地扶贫搬迁取得的成果
昆明信息港    08-01 12:10:11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昝娟娟 7月31日上午,昆明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在昆明会堂举行。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梅俊辉介绍,截止2018年底,全市建档立卡户6263套安置住房全部建成并搬迁入住,入住率达到100%。昆明市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巩固昆明市在易地扶贫搬迁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

云南省下达昆明市“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任务为23091人,涉及东川、寻甸、禄劝、嵩明、富民和宜良6个县区(其中:东川区4896户18112人、寻甸县745户2841人、禄劝县535户1833人、嵩明县72户251人、富民县10户36人、宜良县5户18人)。全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566户3804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263户23091人,同步搬迁户4303户14953人),建成57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建档立卡5992户22095人,分散安置271户996人。

截止2018年底,全市建档立卡户6263套安置住房全部建成并搬迁入住,入住率达到100%。2019年6月底,易地扶贫搬迁旧房应拆尽拆,拆旧率达到100%;2019年12月底,拆除旧房全部实施复垦复绿,复垦复绿率达到100%。截止目前,全市57个集中安置点水、电、路、视、讯、网等配套设施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基本满足搬迁群众需求。

昆明市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巩固易地扶贫搬迁取得的成果。产业就业增收方面,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餐饮等服务业,盘活搬迁群众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三块地”资源,多渠道增加搬迁群众涉农收入;多渠道促进就业,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搬迁群众每户至少有1人就业。依托各类工业、农业园区和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扶贫车间,对不愿意外出务工和没有条件外出就业的搬迁群众劳动力实施就近就业。加大外出务工组织力度。对特殊搬迁群众实行兜底安置就业,五类“就业困难人员”、“三无”人员,通过城镇公益性岗位、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安置就业。

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义务教育目标是搬迁群众适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率达100%。现有教育资源基本能够满足,薄弱一点的是东川区进城大型集中安置点,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缺口,目前正在建设东川五小,下一步还要建设东川三中和幼儿园。医疗卫生服务上,目前医疗机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基本满足需要,重点是做好搬迁群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搬迁群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可以转移接续,可自愿参加安置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全力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

创建平安社区,完善社区综合服务。集中安置点特别大型安置点,建设“六个中心”:一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开设户籍管理、就业、就学、就医、社保、法律咨询等各类公共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引进邮政、电信、供水、供电、供气等单位设点服务;还有一个党群活动中心、一个文体活动中心、一个老年服务中心、一个平价购物中心、一个物业服务中心。倡导移风易俗,培养健康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搬迁群众倡导文明新风、创建文明家庭、建设和谐社区。

编辑:袁艳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