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居民小区是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堵点”之一。盘龙区坚持党建引领,在推进居民小区党建工作中,通过开展“创建星级党支部+评选星级居民小区”,优化小区治理模式,推动党的“神经末梢”和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深度融合、互融共促,打通居民小区治理“微循环”。
发挥组织“牵引力”
创新模式破解治理之困
在总结拓东街道依托庭院党支部开展无人管理小区治理和金辰街道在小区党支部带动下开展“民生小实事”等成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盘龙区再探索、再创新,通过在居民小区开展“支部达标创星”“小区评星定级”的方式,促进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各类社会事务,激发小区自治内生动力,构建和谐、平安、友爱睦邻家园。
在“支部创星”过程中,通过街道社区选派党建指导员,实施主题党日“轮值制”等方式,指导推进小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解决“活动难”问题;在“小区创星”中,以目标为导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牵引力”,联合政法委、住建、城管等部门,开展平安小区、文明小区创建,增强居民法治意识、文明意识,建立健全小区自治服务,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小区治理模式,破解小区治理中的“痛点、堵点、难点”,从而实现小区党支部和居民小区“双提升”。
用好制度“助推器”
支部担当小区自治“主心骨”
针对上述做法,盘龙区研究制定了《“双星小区睦邻家园”实施方案》,建立了“双星小区睦邻家园”建设的制度保障。在区委组织部和各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各小区党支部纷纷立标准、建机制,担当起了小区的“主心骨”。
如茨坝街道上林宽境小区依托云南省民政厅上林宽境小区退休党支部,建立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五方联席会议制度,牵头推动小区治理,推出的垃圾分类“积分奖励制”,有效带动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将小区打造成为了盘龙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联盟街道金康园小区庭院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搭建起了小区业主、业委会、党支部和辖区公共单位之间的议事交流平台,利用区域化党建资源,有效解决垃圾清运、排水管道清理,绿化补植、单元门禁更换等“疑难杂症”。龙泉街道云苑小区提出了坚持党建引领1个核心,小区党支部、物业、小组长(楼栋长)3方搭建居民议事平台,实现小区居民 “红心、诚心、细心、放心、暖心、欢心”6心的“136”工作法,在小区发放“颐老券”,开展 “睦邻节”、“便民服务日”等活动。
找准需求“坐标轴”
党建引领打造睦邻家园
与此同时,全区通过及时总结已建立睦邻中心的经验做法,结合各小区实际情况,以点带面,逐步构建睦邻中心平台网络,进一步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如上林宽境小区将睦邻中心作为党支部开展活动、政策宣传、议事决策、文体娱乐的场所,把小区里的各方人才、资源聚集起来,打造了中心“问诊室”、楼栋“好邻居”、暖心“聊天队”、应急“110”和知识“加油站”。龙泉街道云苑小区党支部通过收集小区居民对小区建设的需求,形成“需求清单”,再整合社区“大党委”公共资源,形成“资源清单”,由公共单位来进行“家”认领,形成服务清单,从而实现“家”共建。
如今建在家门口的党支部犹如一枚“指南针”,能够及时找准居民诉求,打通小区治理的梗阻,有效解决居民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正造出越来越多的文明和谐、平安稳定,民主法治、绿色宜居的睦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