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区园区 正文
东川区六大保障一项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昆明信息港    08-11 10:12:45

为确保东川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扎实做好搬迁户后续扶持服务工作,东川区教育体育局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教育保障工作。

为有效解决东川区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就学难和缓解城区就学压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通过改扩建、新建校舍项目,完善城区教育资源配置,确保搬迁群众子女应学尽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在城区新建18班540人规模幼儿园1所,新建36班1620人规模小学1所,新建60班3000人规模完全中学(其中高中36班1800人,初中24班1200人)1所。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就学安置保障工作,东川区精确掌握搬迁群众子女就学需求和安置地教育资源布局,按照就近入学原则,统筹划片安置就学。分别做好学前教育幼儿安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安置和高中阶段学生安置工作。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师资保障工作,东川区采取引进、招考、“特岗计划”、专项招聘、政府购买服务、区内优化调整等方式统筹安置点教师,2018年,东川一中新分教师11人,铜都中心学校新分教师19人;采取选派优秀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支教、名校领办分校、干部教师培养培训等措施,推动东川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学校教育快速发展,带动东川区教育质量整体提高,巩固提升东川区教育扶贫成效。对东川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学校教育帮扶,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为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学生的就学工作,东川区还设立了易地扶贫搬迁防“控辍保学”的预警机制,实行“三制引领”,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双线十人制”“动态归零督查制”和闭环工作机制,在实施“一把手”控辍的基础上,政府线和教育线齐抓共管、助力协作、全面清零,动态归零。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干部包保动员保入学率、学校包管理保巩固率、教师包教学保合格率的“三包三保”责任体系,发挥全国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建立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每个学期与搬迁点社区联系,开展安置点楼栋双排查工作。

为保障好易地扶贫搬迁学生交通出行,由区教体局与公交公司协商,为尼拉姑小学属对门山片区学生开通公交专线,在乘车高峰期调度10辆公交车专门保障,统一为学生办理乘车卡,实行三年免费乘坐公交车(仅限学生本人)。

为让易地扶贫搬迁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东川区根据中央、省、市、区资助政策,按照“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原则,让所有搬迁安置学生都按政策享受相应补助,每年800元至6600元不等。”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两后生的就业及就学保障工作,东川区成人教育培训中心两后生“职初班”职业培训开放,组织全区各中学“两后生”到东川职业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参观体验,让两后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如:美容美发、烹饪、汽车修理、焊接、机电、会计、计算机等专业技能培训。

为提升高中阶段入学率,开办“对口升学班”“精准扶贫班”。贫困家庭“两后生”实现“愿培尽培”侧重点突出技能,开拓就业前景良好的培训课程,确保“两后生”学到一技之长,到企业能够适应岗位角色。做好职业培训政策与企业新型学徒制政策、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衔接,打好职业培训组合拳,为“两后生”进一步成长提供政策平台。完善劳务协作模式,与省内外大型企业、优秀企业签订订单合作协议,将“两后生”纳入就业和培训、培养的工作重点,组织订单班培养,外地用工企业为辅的“两后生”专场招聘会,提供免费服务。(昆明信息港 通讯员唐啟荣)

编辑:杨锦佳    责任编辑:龙泉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