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人均休闲时间每天2.4小时 劳动者休息权利急待重视
昆明信息港    08-18 18:04:58

曾天真的以为,只有一线城市的高端行业才会上班996。近日,《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9—2020)》发布的数据,让我们明白更多的996已经下沉到了更多的城市。统计显示,最忙的城市并不是北上广深超一线发达城市,而是近些年火热的新一线城市,其中石家庄、郑州、西安分别排在前三位。这一刻,不免庆幸昆明还好今年跌出了新一线城市的榜单,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昆明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超过了2.42小时,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日均休闲时间的定义是指除去工作和睡觉的时间,也就是说:工作+睡觉+休闲时间=24小时。而除去工作和睡觉,2020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仅为2.42小时,比2018年少了25分钟。这一数据引发的网络热议,冲上了微博热搜,话题阅读量达1.6亿。活多钱少不自由,本是每个进入职场的人都会吐槽的,有时是情绪、有时是自嘲,有时也并不是实际情况。但加班文化在职场的盛行,社会竞争的加剧,部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休息权利的漠视无疑是上班族们倍感休闲时间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平均带薪休假落实率只有50%。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到2020年,要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面对人均休闲时间2.4小时的这一数据,今年要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相关部门要补的课还有不少。

生活的美好当然得来自奋斗,但只有奋斗的生活显然是谈不上幸福的。有网友调侃此番数据,“因为勤奋的中国人知道不努力工作在中国连猪肉都吃不起。”自嘲的语气中,充满着对房价、物价压力的不满。诚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房价过快上涨的遏制,都非一日之功,但国人休闲时间越来越少,透支的是国民健康,这对经济与社会长远的发展不利。相比而言,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国民每天平均休闲时间约为 5 小时,为国人的 2 倍。可以说,中国人的勤劳是有目共睹,无需质疑的,但劳逸结合还是很有必要的,“过度勤劳”并非一种正常现象。国家劳动部门有必要在保障人们休息权上做出更多努力,加强净化用工环境,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敦促企业能够真正尊重劳动者的休息权等合法权益。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像“996”和长年如一日的每天超十小时、两周才休息一天这样的情况,分明是用人单位利用市场强势地位提出,处于弱势的劳动者除了离职走人(往往意味着失业)并没有与用人单位协商的能力。 所以,劳动部门在保障员工休息权上不能缺位,对于日常性的劳动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情况,就应当视为违反规定。只有保障好劳动者基本的休息权利、休闲权利,才能保障国人的身体健康,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昆明信息港首席评论员 周硕)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