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俞逍 8月18日,昆明市举行“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会上,昆明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郎佳介绍,目前,昆明市共建有村(社区)级调委会1649个,人民调解员6729名;乡镇(街道)级调委会141个,人民调解员946名。在全市140个乡镇(街道)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政法委员,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
郎佳介绍,昆明市委政法委充分利用农贸会、赶集日、“三下乡”、“3.8”妇女维权周、“6.26”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深入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扩大乡村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重点培育一批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
目前,昆明市已建成县(市)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5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137个、村居(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1682个。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依托“12348”法网、“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及“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实现全市140个乡镇(街道)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全覆盖。
2020年上半年,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受理法律咨询24427件,提供法律援助、公证、调解、律师等服务51772件,接听热线9804次;加强涉农法律援助,放宽经济困难标准,将建档立卡的农村扶贫对象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对有需求者开通“绿色通道”,免于审查经济状况直接予以受理;动员2850名律师、545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61名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组建法律服务团,开展“万人进千村帮万户”法律服务助推脱贫攻坚专项行动,覆盖全市404个贫困村。
“目前,全市共建有村(社区)级调委会1649个,人民调解员6729名;乡镇(街道)级调委会141个,人民调解员946名。”郎佳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诉源治理,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切实做好涉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防范控制工作,妥善处理扶贫开发工作中因项目建设、创业就业、征地拆迁、利益冲突、邻里纠纷等引起的纠纷和问题。
同时,在全市140个乡镇(街道)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政法委员,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深入开展农村地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涉邪教等问题的人清理出村干部队伍。依法妥善办理涉农纠纷案件,打击和处理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侵占农村集体资产、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违法犯罪行为,邪教、“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以中心集镇、交通要道、旅游景点、重要场所等为重点,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大力推行“一村一警务助理”机制,截至2020年7月31日,在全市实际运行的1697个社区和行政村配备1705名村级警务助理,实现了社区农村警务助理全覆盖。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为载体,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带动法治乡村建设。目前,全市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国家级11个,省级47个,市级1336个。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引导村民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自治制度。在全市930个行政村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探索村民小组协商和管理的有效方式。
此外,市委政法委扎实履行“挂包帮”工作责任,牵头东川区汤丹镇11家市级帮扶单位,定期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多次开展现场调研作战,详细了解脱贫攻坚项目资金使用、各类检查考核问题整改、扶贫数据维护等情况,督促抓好脱贫成效巩固提升。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市委政法委牵头汤丹镇各市级帮扶单位积极筹措资金,累计投入7900余万元,用于支持汤丹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项目开发、诚信超市运营、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等方面,显著改善了挂联乡镇的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