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国家、景区、游客各尽其责 才能筑牢景区游玩安全防线
昆明信息港    08-21 17:35:32

近日,辽宁本溪桓仁虎谷峡景区内一处玻璃滑道游乐设施发生事故,造成游客一人死亡,多人受伤。该景区所属的辽宁回龙湖旅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当天事故由于游客乘坐下山玻璃滑道时突降暴雨、滑速过快所致。

此次玻璃滑道人员伤亡事故,虎谷峡景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景区在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应当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和风险控制。无论是小雨还是暴雨,雨天行走在玻璃滑道存在安全隐患已是常识,景区相关负责人面对大量老、少游客在多雨季节游玩玻璃滑道的情况,是否考虑过暂时关闭滑道,或控制同时通过滑道的游客数量等安全措施来保障游客人身安全?玻璃滑道属于户外设施,在修建之初是否考虑到雨季适用情况和安全系数?总之,暴雨不该成为景区安全防线的“检查员”,更不该成为景区安全事故的“背锅侠”。

虎谷峡景区有义务保障每一位到来游客的人身安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玻璃栈道(廊道)于2007年诞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U形观光台,几年后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于中国各地景区,借助短视频平台,部分景区玻璃栈道迅速变成“网红”景点,吸引远近游客纷纷“打卡”。

实际上,自2017年开始,全国多地景区玻璃栈道因为安全事故频发或存在安全隐忧被当地主管部门摁下了开设的“暂停键”。国家主管部门以及北京、广西等地都对玻璃栈道等高风险类项目建设和运营做出限制,有些地区一度暂停了相关项目的审批。玻璃栈道(廊道)为何被关停?一关键原因就是截至目前,玻璃栈道项目在国家层面依然没有明确的建设标准、监管主体的规定。也就是说,景区学习国外建设了玻璃栈道,但国内对该项目尚缺乏监管和质检,我们还没准备好!

作为游客,在旅游中冒险也好,探险也罢,都要适度,理性判断旅游项目的安全性和自己身心的承受能力。如果违背了旅游放松身心的初衷,弄到“鬼门关前走一遭”的地步,后怕不止,造成了长久的心理阴影就得不偿失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在旅游中获得新鲜、独特的体验。为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游玩需求,各地景区也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游玩项目及设施,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光临。对于新型游乐设施,国家应及时出台建设标准和监管体系,对于游客的人身安全,景区也不得有一丝松懈。作为游客,适度参与、理性游玩更是对自己负责。只有国家监管、景区负责、游客自律,三方各尽其责,才能筑牢景区游玩安全防线。

目前正值雨季,云南作为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大省之一,此次虎谷峡安全事故也为云南景区敲响了警钟,在滇各大景区应全面考虑雨季存在的安全隐患,充分准备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为游客提供周到、全面的安全防范与保障。(昆明信息港 评论员罗婉宁)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