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尊重“快时代”下的老人 保留他们“慢速度”的权利
昆明信息港    08-25 20:05:18

7月28日,大连市一位老大爷在乘坐地铁准备进站时因无法出示健康码和工作人员僵持不下,最终保安出现将其拦住。无独有偶,8月17日,哈尔滨市一位老人乘公交车因没有手机无法扫描并出示健康码,司机拒绝开车,乘客对其进行轰撵并报警,最终民警将老人带离。两次事件中的老人最终都没能乘车,也依旧不明白什么是健康码。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手机似乎已成为年轻人看世界的一个窗口,但却成了老年人融入社会的一块屏障。临近春节,老人几次到窗口都买不到车票,跪地求民警帮其网上购票;疫情期间,医院取消现场挂号,老人因不会下载APP无法挂号看病;不会扫码也不明白什么是健康绿码,老人无法乘车还被暴力对待。智能网络改变了他们花了一辈子适应的社会规则,并正冷冰冰地告诉他们:“一切都是新的规则,你被时代抛弃了。”

老人们能不能搭上时代的高速列车,一线服务行业从业者就是“售票员”。在政务服务窗口,一个又一个市民学会了在线办事,有效缓解了窗口的拥挤;在医院导医台,一个又一个患者学会了在线挂号,医院看诊效率越来越高;在地铁入口,从传统的排队买票到如今可以扫码乘车,市民乘车越来越方便...正是一线服务行业从业者们一遍又一遍的引导和指示,在线办事、微信支付、扫码通行才得以普及。社会的智能化,他们功不可没。

但在大连地铁事件中,视频中老人反复询问“什么是健康码?我没有啊”,而工作人员仿佛冰冷的复读机一样,一直重复“请出示健康码”。显然,老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健康码,也曾试图从包里找一找。可以看出,此次事件中的工作人员,缺乏服务者的专业态度,更缺乏对待老人的耐心和爱心,也许多一句的解释就能消除老人的疑惑,花几分钟就能帮助老人获取健康码,从而避免冲突。

除了服务者的耐心指引,公共设施、设备还需多考虑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群体,不可没有电子健康码就一拒了之。哈尔滨市老人乘公交事件中,老人因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司机按规定“拒载”,民警随后用警车将老人送达目的地。据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对外发布称,疫情发生以来,该局一直按照统一部署落实防疫措施,严格执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扫描“龙江健康码”,禁止“红码、黄码”人员乘车的规定。事件中,司机为保障全车乘客的健康和安全,严格落实防疫规定,铁面无私值得点赞。但也反映出当地社会公共服务及规定存在的缺陷和遗漏。目前,全国多地都在积极筹措推行纸质健康码、社区证明等作为补充手段,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也表示,力争9月初实现既无智能手机又无实名城市通卡的乘客,可凭社区出具的健康证明乘车。

老人一次次遭拒、碰壁的事件,反映出公共服务及社交规则对老年群体的疏忽和冷漠。时代在进步,但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社会风尚不能变;科技在发展,随之进步的,还有人情温度与人文关怀的提升。目前,昆明正在加速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在这趟高速行驶的列车上,设施及服务更应打造“老人友好型”社会,尊重老人们“慢速度”的权利,让他们在这趟列车中的晚年旅程更安心、更舒心。(昆明信息港 评论员罗婉宁)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