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物流业快速发展,腾俊国际陆港等一批物流项目先后投产。记者高小进/摄
美编王丽娜/制图
昨日(8月25日),云南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新闻发布会·现代物流业专题发布会举行,介绍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下称《决定》)打造万亿级现代物流业的政策背景、主要内容及落实措施。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持续完善
云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决定》提出打造万亿级现代物流业有多方面背景。从区位条件看,近年来,云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持续完善,现有航线466条,其中开通南亚东南亚航点数量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224公里,预计年底将达到9000公里,位居全国第二;铁路运营总里程达4031公里,云南至越南铁路国际联运稳定运行,至老挝万象铁路将于2021年底建成通车,云南正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及印度洋的综合交通枢纽。从现实需要看,现代物流业是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从发展实际看,现代物流业巨大的市场需求正加快形成并展现出广阔投资前景。依托资源禀赋,云南省在持续打造八大重点产业和世界一流“三张牌”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培育万亿级、千亿级的产业,由此产生的巨大物流需求和规模效应为今后打造万亿级现代物流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未来5年,云南的重大物流项目投资需求预计将超过5000亿元。
过去几年,云南省现代物流业规模快速扩大,2019年总收入达574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6%;国家A级物流企业实现数量倍增,5A级物流企业3年内由1户增加至8户,引进了顺丰速运、普洛斯、新加坡丰树等多个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腾俊国际陆港、宝象万吨冷链港、河口北山国际物流园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先后投产。同时,持续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境外的物流公司,现已覆盖老挝、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衔接内外的跨区域物流网基本建成,国际国内双循环物流支撑体系正加快形成。
5年内物流总收入达1万亿元
发布会明确了万亿级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路径、目标和任务。按照《决定》规划,立足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建设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到2025年,全省物流总收入达到1万亿元;到2030年,达到2万亿元,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到2035年,建成连接我国内陆、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在此基础上,将着力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攻方向,推动物流业与相关产业高效联动发展;实施冷链物流设施补短板工程,完善城乡高效配送网络,培育航空物流发展新优势,发展壮大龙头物流企业;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场景中的融合应用,构建智慧供应链物流体系;加快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型平台物流载体功能建设,促进优质物流资源和要素高效集聚,为全省产业发展提供高效综合物流服务。
此外,《决定》具体明确了十项措施,分别为抓好一个规划、实施一项工程、构建一个体系、布局一个网络、补齐一批短板、创新一批模式、引育一批主体、打造一批载体、出台一套政策、健全一个机制。
积极布局建设7个国家物流枢纽
发布会现场,相关单位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物流运输服务、货运发展情况等方面的情况。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云南省将积极布局和建设7个国家物流枢纽,分别为昆明空港型、昆明商贸服务型、昆明陆港型、大理商贸服务型,以及红河(河口)、德宏(瑞丽)、西双版纳(磨憨)3个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同时,以昆明国家物流枢纽为中心,红河(河口)等3个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支点,4大通道为支撑,联动滇藏通道以及昆明—临沧—清水河通道两大辅助通道,形成北向成渝经济区、南向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东向长三角经济区、西向西藏自治区的国内多式联运物流网。共规划建设约370个物流项目,总投资3900亿元,预计2020年完成投资约150亿元。
针对物流运输服务工作计划,云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省将重点打好交通运输五网建设,支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其中,建立健全公路网络,决战决胜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实施铁路补网提质工程;实施民航强基工程;改造水网,推进水路“提级延伸”工程;推动快递物流园区建设和129个县级集散中心等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协调,推进国际邮件交换局、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
此外,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相关负责人总结了云南铁路货运发展情况。他提出,云南铁路网以昆明东为支点,呈放射性、大折角的路网布局。当前,云南铁路建设正处于黄金期,在建铁路建设项目有序加快。今年上半年,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54.2亿元,高出去年同期水平的32.2%。
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上,到2025年,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年货物发送量力争达到7200万吨,占社会市场份额达到10%以上,实现铁路现代物流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国际大通道建设,推进构建昆明、大理“两个枢纽”,打造王家营西、山腰、瑞丽、磨憨“四个口岸”,打通中老、中缅、中越“三条国际通道”。此外,发展跨境物流,通过减税降费、完善物流设施设备等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省内企业更好发展国际贸易。(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