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昆明日报 记者张捷) 2020年,云南省获得中央财政安排的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资金2.55亿元,为进一步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中央财政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政策是鼓励沿江省份加快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形成长江大保护格局的重要举措。云南省主动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坚持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与四川、贵州共同签署了《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在全国率先建立多省间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构建“1+2”流域横向补偿政策构架。
2018年以来,云南财政统筹安排12.86亿元资金,支持长江流域省内涉及的7个州市、49个县市区签订补偿协议,在全国第一批实现补偿机制全覆盖。通过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有力调动流域内政府和群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一步,云南省将牢牢把握国家加大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支持力度的政策契机,以赤水河跨省流域补偿国家试点成效与经验为引领,加快推进长江流域省内机制建设实践,探索形成契合云南实际的流域补偿规范制度和工作程序,逐步建立覆盖全省六大水系的生态补偿体系;积极争取中央对云南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专项资金等支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
相关
3000万元补助金绿化东川面山
昆明信息港讯 (昆明日报 记者李思凡) 近日,昆明市下达3000万元,用于今年东川区林业生态建设(面山绿化)补助。
东川区地处长江上游小江流域,是我国泥石流发育的典型区域,也是云南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区域之一。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存在森林覆盖率低、石漠化面积广、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考虑到东川区的财力状况,从2019年起,为支持东川区加大生态环境投入力度,加快生态修复进程,昆明将连续3年,每年安排东川区生态建设补助资金3000万元,用于林业生态建设(面山绿化)补助。
近年来,东川区围绕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要求,集全区之力打造一个生态示范村、一条生态景观河、一个生态小集镇、一条生态观光线路和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经过多年努力,东川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2018年底,东川区森林覆盖率已从1985年的13.3.%提高到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