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世博园收门票的时代可能要结束了 周边楼盘受益最大
云南房网    09-14 08:56:20

9月10日教师节这天,昆明世博园正式暂停对散客销售门票,仅接待早就购买过多次入园卡和在园区游乐项目消费的人群。这是世博园自1999年开放以来,首次暂停接待散客。据世博旅游景区投资管理公司发布的公告,暂停发售散客门票是园区提升改造工程的需要。

昆明世博园是在2016华侨城入股世博旅游,成为世博园 第一大股东后提出改造计划的,2018年,华侨城召开专门提升改造研讨会,邀请专家为世博园转型献计献策。去年7月,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在世博园中国馆举行,宣告世博园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按照规划,世博改造将以“融园入城、连片综合”作为核心策略,按照“文化+旅游+城镇化”模式重新定位世博园功能。改造后的昆明世博园将有“都市商业休闲板块”“世博文娱旅游板块”和“自然智慧健康谷板块”三大产业功能区。

虽然世博旅游景区投资管理公司并没有透露将来改造后的世博园采用什么经营模式,是否在改造结束后恢复向散客销售门票,但根据世博园的改造方向,以及原先昆明世博园作为公园式景区,门票收入增长乏力的困境,未来改造后的昆明世博园很可能将不再施行卖门票的经营模式,而是任由市民和旅游者自由进出。

世博园改变卖门票经营模式的思路,在早前公开的改造方案中已经可以看出端倪。去年7月的披露的发展规划中,世博旅游景区公司提出:未来昆明世博园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景区,而是一个集观光体验、休闲娱乐、文化生活为一体的全新生态片区,甚至很难发现“哪里才是世博园”。世博园将完全融入昆明城区,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另外,世博旅游景区公司的母公司——上市公司云南旅游在近几年的公司年报中也屡屡提出,昆明世博园要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既然已经融入城市,很难发现“哪里才是世博园”,也就意味着新的昆明世博园不再有大门、围墙的概念,也没有什么明确的地域界限,卖票也就变得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

可是偌大的世博园如果不收取门票,如何维持运营呢?毕竟世博园并非市政公园,而是由企业运营,经济效益仍是核心指标。从世博园的改造方案看,完全融入城市后的世博园将利用城市人流大量进入的条件,引进商业资源,在园内各个功能区开展商业运营,吸引昆明市民和旅游者入园消费娱乐,其中有些商业娱乐活动可以单独收费,在园内经营的商家也需要向世博园缴纳物业租金。这种商业模式下世博园的经营收益可能要远好于原先卖门票的模式。

世博园如果采取开放式经营,融入城市,引进商业,多元发展,受益最大的将是周边楼盘,尤其是世博生态城将成最大受益者,即将上市的世博生态城蓝湖邻里首先将在销售上沾光。

实际上全国不收门票的文旅项目非常多,比如成都锦里就没有门票,但游客摩肩接踵,商业收益相当可观。上海世博园本身也没有门票,只有其中的一些展馆单独收费。

昆明世博园景区早已老化,2014年接待游客还有192万,之后逐年下滑,到2017年全年只接待游客131万。华侨城控股后世博园旅游内容有所增加,游客数量在2018年恢复到181万,2019年仅上半年游客数量就有208万,增长幅度较大,但世博园的门票价格却已多年未变,甚至2018年还从之前的100元降到了70元,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云南房网)

编辑:张玉玲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