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消防“父子兵”勇追消防梦
昆明信息港    09-23 17:08:11

微信图片_20200923151657

听说昆明市消防救援支队赴宜宾跨区域增援四川的抗洪抢险救援队凯旋了,朱瑾悬了多时的心放了下来。队伍平安归来,那么随队进行战勤保障工作的父亲朱云洪也是平安的。这名21岁的“准消防员”又全心投入了日常训练中。

父亲的任务完成了,他也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完成训练和考核,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消防员。

微信图片_20200923151640

父与子的消防情结

从宜宾执行完任务回来,47岁的朱云洪也带回来一身“勋章”——小黑虫咬的200多个包。“我还算好的,有的队员被咬了400多个包,在一线清淤的他们更不容易。”到达四川宜宾市屏山县的时候,洪水已经退去,消防员们主要进行灾后的清淤、危房和河道排查等,作为昆明市西山区消防救援大队眠山消防站战勤保障分队的一员,朱云洪主要负责车辆维修抢修,以及被服、餐饮等后勤保障工作。

“8月22日,累计抢修车輛10台,8月23日,累计抢修车辆13台,每日完成指挥部、一线指战员午、晚餐饮食保障360份……”这些是朱云洪的日常工作。每次去送饭,看到满身泥泞又疲惫,被小黑虫叮咬得浑身是宝的的年轻队友,他都很心疼。“就像看到了自己孩子。”而他能做的,是每次出车前都认真检查好车辆,确保行车安全,细心准备好每一顿饭,让大家吃得放心。

2012年,修车技术出色的朱云洪被“挖”到了消防队,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与消防“结缘”。“以前修的是私家车,现在是为国家修车,心里还是挺自豪的。”朱云洪眼睛不大,身材有些胖,腼腆的他不善言辞,但他至今仍然记得那一年穿上消防制服时儿子眼里的光。每天闲暇,他就拿起10厘米厚的消防车说明书仔细钻研。好好修车,就是为一线消防员们打磨好“武器”,能保护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能成为儿子的骄傲。

朱云洪不知道的是,这颗骄傲的“种子”,已经在当时13岁的儿子心里扎下了根,当一名消防员已经成为了小小少年的理想。

微信图片_20200923151635

每一名消防工作者都是英雄

与父亲不同,朱瑾瘦削、健谈,现在已经成为消防新训支队的一名“准消防员”,别人眼中每天的反复枯燥的训练,和让人神经紧绷的警报声响,都能让他兴奋。

他记得父亲刚开始修消防车的那一年,跟他讲起随队参与安宁山火救援的事情。当时有一辆车水泡不出水,朱云洪立即抢修,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让车辆投入“战斗”。战斗过后,已经疲惫到极致的消防员,倒在刚刚扑灭、尚有余温的火场上,立即就睡着了。“他们太辛苦也太伟大了,哪个男子汉心里还没有个英雄梦呀,他们就是我心中的英雄。”虽然父亲无法像消防员一样上一线,但自从知道父亲也需要随队出警保障车辆正常运转,朱瑾和母亲每天都会看新闻,希望着能在电视上看到父亲,又怕看到。

一个机缘巧合朱瑾加入到消防救援队伍,成为一名专职队员。第一次出警,是滇缅大道一处修理厂着火。“当时刚刚集训完,听到警报一响我可高兴了,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坐上消防车一路“飞驰”,路上的人们都投来注目的眼光,当时他觉得自己特别帅。那一次,“新兵蛋子”朱瑾没能上场,只是作为“替补”在不远处看着消防员们如何救援。两小时后火场清理完毕,他可以离火场更近一点,扑面而来的灼热感让他背脊发凉,再也“帅”不起来了。然而,也让他成为一名真正消防员的意志更加坚定了。

微信图片_20200923151620

去年12月,通过自己的努力,朱瑾顺利通过考试,进入新训支队成为了一名“准消防员”,与家里人见面更少了。最近与父亲的几次碰面,也都是在出警现场。家里又多了个与危险打交道的人,母亲的担心又加了一倍。“作为父母,我和他妈妈其实都不希望他来,但是看他很坚决,也就同意了。”朱云洪说,参加了新训队之后,儿子与从前大不一样了。说话做事沉稳多了,待人处事也长大了。

“一家灯火不聚,换万家灯火团聚。”朱瑾特别记得在听消防前辈们演讲时听到的这句话。他觉得,所谓消防精神,就是责任和无畏。父亲对消防车负责,对队友们的衣食保障负责,对待救援任务从不推脱。这是他在父亲身上学会的消防工作第一课。在还只是一名合同制专职队员时,他负责检查救援装备、灌装空气呼吸器,事情虽小也必须确保万无一失,这是为一线消防员的生命负责,也是对自己岗位的负责。“不只是一线消防员,每一名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消防工作者,都是英雄。”

几个月前,新训第一阶段结束,他将“第一阶段优秀消防员”的奖状带回家,父母和5岁的妹妹都很高兴,但担心和叮嘱也随之而来。“自古忠孝难两全,谁让我是消防员。”他调皮地说笑着,想把父母的担心化解,心里更加笃定地追寻那个无畏的消防梦。(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劳学丽 通讯员魏桦)

编辑:戴云    责任编辑:江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