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15年禁左取消并非来回折腾 公共政策需要因时而异
昆明信息港    09-26 19:30:51

禁了15年的“左”,“一朝反正”后感觉如何?近日,昆明的很多禁左路口已经悄然取消,引来昆明车主们的热议纷纷,有支持,有反对。有的车主表示,比起原来要开很长距离绕路,更愿意等待;有的车主认为,左转绿灯时间短,通行干扰多,取消禁左后通行效率降低。

改弦异辙,绝非简单的重回老路,而是因时因地的适当调整。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实行,并不是为了一成不变,更不能奢望一劳永逸,而是要根据时间、情况的变化而适时做出调整。回想昆明禁左之初,就有部分人认为,道路禁左绝不是治堵良策。治堵的目的,就是要减少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停留的时间,提高道路的通过效率。而道路禁左,让本来向左一小段道路,花费一点点时间就能到达目的的车辆,被人为的要求其在其他无关道路上行驶,既增加了在路行驶、停留的时间,也挤占了其他车辆的通行空间。这样的治堵法子,无异于舍本求末。

话说的似乎有道理,但在专业人士看来,“禁左”只是在现有道路条件下,通过禁止交通流在交叉口左转行驶,达到减少交叉口不同流向车辆间的冲突,调节交通量分布的一种交通控制方式。作为对单点交叉口通行能力改善的一种方法,很多城市很早就开始应用了。关注交通问题多年的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表示,从全世界范围看,无论是纽约、伦敦、东京等特大城市,还是诸如澳门这样的中等城市,“禁左”是一个较普遍的交通管理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而这些年的实践,昆明市北京路等路段的禁左,的确提高了通行效率,减缓了高峰期的拥堵。这一点,从现今反对取消禁左的车主表态上就可以得到印证。

2005年,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昆明市陆续设置了40个机动车禁止左转的路口,主要集中在市区的交通主干道沿线和环线的交通节点上。“禁左”减少了路口等待绿灯的时间,达到了一定的解堵效果。但近年来,部分路口左转车辆增多,“禁左”解堵的效果逐渐减小。那就有必要将原本有限的道路资源进行更有效利用,提高道路的通过率,从而缓解城市道路的拥堵状况。所以说,禁左或取消禁左,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是路面上的车流量随着时间发生了变化,道路资源需要重新调配使用而已。部分市民将昆明市道路拥堵归结于“禁左”与否,其实是过于主观的看法。应该看到,禁左的设立和取消,目的都是要形成区域循环,让周边的车辆流动起来,这需要通过对长期数据分析,找出规律,需要城市路网的建设配套,以及人们交通文明素质的提升。说白了,禁左与否,还是一种低技术条件下的管理手段,所能取得的效果毕竟有局限性。而杭州已通过“城市大脑”这个人工智能系统实现了对交通的智慧管理,根据实时交通流量,对红绿灯进行统筹调节,使得车辆在高架路上的通行时间平均缩短了5分钟,在普通道路上的车速提高了15%-20%,这才是城市治堵的未来方向!昆明设立或取消禁左,希望只是走在智慧交通路上的一个小插曲,比起禁止左转的红绿灯,能根据车流量大小自动调节放行时间的红绿灯才是昆明车主们最应该期盼的。(昆明信息港首席评论员 周硕)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