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江枫 通讯员任传振 9月27日,“国刀神州行”来到美丽的“春城”,相关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相聚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共同参加全民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国刀神州行”昆明站捐赠仪式。
活动现场,中华网副总裁、中华网国防军事发展中心总经理牛淏屹,向云南陆军讲武堂捐赠中国国刀“天下第一刀”——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指挥刀,并介绍了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馆长杨竣接收赠刀,并致以热情洋溢的答谢词。
杨竣表示,在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之际,全国国防教育网络协作单位中华网发起并主办的“国刀神州行”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开展,这不仅是丰富博物馆主题的活动,而且利于博物馆进一步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感谢中华网的捐赠,希望双方今后能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共同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杨竣还回顾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的历史,他说,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清末,发展于民国,重生于新中国,从办学角度讲,它历经清末、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至新中国四个办学时段,每个时段都形成了特色办学风格和军事思想。开办之初,由于办学正规、学科全面、教学严谨,与天津北洋讲武堂(1906开办)、奉天东北讲武堂(1907开办)并称为“清末三大讲武堂”;民国时期它又与广州黄埔军校、保定军官学校和东北讲武学校,并称为“民国四大军校”。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办校的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第三分校(建校浙江金华办校四川)、第五分校(建校江西上饶办校贵州),并称“二野军政大学三大分校”。
开国元帅朱德、叶剑英曾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求学,开国大将陈赓曾在这里办学,云南陆军讲武堂有“坚韧刻苦”的校训文化,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有近代民族的忧患意识,革命的激情,爱国的思想,建国奉献的情怀。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校史文化,孕育了厚重的革命精神、红色基因,也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近代史上的发展变迁。
“天下第一刀”
据介绍,“国刀神州行”活动是以中国国刀“天下第一刀”为载体,以车队护送国刀捐赠给接收单位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指挥刀所蕴含的坚强不屈、同仇敌忾、抵御外敌的战斗意志。活动自9月16日在北京启动以来,一路途经上海、武汉、西安、成都,9月25日抵达昆明。国刀捐赠给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后,将存于馆中,并向公众展出。
“天下第一刀”系共和国老兵沈从岐接总参任务研制,1992年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指挥刀,1993年确定为天安门升旗仪式指挥刀。沈从岐介绍,“国刀自启用以来,见证了香港、澳门回归,以及50周年、60周年国庆大阅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并多次伴随国家领导人执行接见外国元首的国事任务,代表了民族力量和尊严。”
云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宋保刚少将,云南陆军讲武堂军事顾问兼教官姚立上校,云南省自然资源厅调研员聂雅芳,北京墨攻文化传媒创始人翁萍,新华卫视云南中心主任赵永忠,云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协会副会长徐泽瑞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捐赠仪式。